巴彦淖尔市抚州酒店软装中室内木雕摆件艺术品创意设计研究

2025-08-31 08:10:28

摘要
在文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酒店软装已成为承载地域文化、提升游客居住体验的关键环节。抚州作为 “才子之乡、文化之邦”,拥有临川文化、汤显祖戏曲文化、麻姑山传说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室内木雕摆件以其小巧精致、文化承载性强、空间适配度高的优势,成为抚州酒店软装中传递地域文化的理想载体。本文以抚州酒店软装为研究对象,聚焦室内木雕摆件艺术品创意设计,结合抚州多元文化内涵与酒店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探讨木雕摆件的设计原则、核心主题类型、实践实施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抚州酒店软装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助力酒店打造具有文化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的空间环境,推动抚州地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传播。
关键词
抚州酒店;软装设计;木雕摆件;地域文化;创意设计
一、引言
随着旅游消费从 “功能性住宿” 向 “文化沉浸式体验” 转变,游客对酒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居住条件,更渴望在酒店空间中感受目的地的文化魅力,获得情感共鸣与记忆点。软装设计作为酒店文化表达的核心手段,其艺术载体的选择与创意设计直接决定酒店的品牌调性与市场竞争力。抚州地处赣东,文化底蕴深厚,临川文化孕育了众多文人墨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被誉为 “东方莎士比亚戏剧”,麻姑山的传说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酒店软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室内木雕摆件作为软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型木雕装置相比,具有体积小巧、造型灵活、适配场景广泛的特点,可放置于酒店客房床头柜、大堂休息区茶几、餐厅餐桌、茶室博古架等多个空间,实现文化元素的 “点状渗透”。同时,木雕摆件凭借木材天然的温润质感与手工雕刻的艺术温度,能与抚州儒雅、温婉的地域文化气质高度契合,通过具象或抽象的造型,将抚州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观赏的艺术作品。将木雕摆件与抚州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创意设计,既能提升酒店的艺术品位与文化内涵,又能让游客在入住过程中近距离感受抚州 “文化之邦” 的独特魅力,实现酒店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发展。因此,研究抚州酒店软装中室内木雕摆件艺术品创意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二、抚州酒店软装室内木雕摆件艺术品设计原则
(一)地域文化深耕原则
抚州酒店室内木雕摆件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地域文化,设计需以抚州多元文化为灵魂,从文化符号、历史故事、民俗活动中提取设计元素,实现文化与艺术的深度绑定。一方面,可提取具象的文化符号,如将汤显祖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服饰道具,临川文化中的毛笔、书卷、印章,麻姑山传说中的麻姑仙子、灵芝、仙鹤等元素融入木雕摆件的造型设计,让摆件直观呈现抚州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挖掘文化背后的历史内涵与精神内核,如以《临川四梦》中的经典剧情、临川学派的治学理念、麻姑山的道教养生文化为题材,设计具有叙事性的木雕摆件,让游客通过摆件感受抚州文化的历史厚度与精神魅力。
例如,设计一款 “《牡丹亭》杜丽娘” 木雕摆件,以戏曲中杜丽娘的经典造型为原型,通过精细雕刻还原其服饰纹样与神态,搭配微型 “牡丹” 底座,既凸显汤显祖戏曲文化特色,又赋予摆件故事性,让游客直观感受《牡丹亭》的浪漫意境。此外,还可将抚州非遗技艺(如临川竹编、崇仁麻饼模具雕刻)的工艺元素融入木雕摆件设计,实现文化与技艺的双重传承。
(二)材质与工艺适配原则
木材的天然特性与雕刻工艺是木雕摆件设计的重要依据,需充分发挥木材纹理独特、质感温润、可塑性强的优势,结合不同工艺手法,打造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摆件。在材质选择上,需根据摆件的使用场景与文化主题选择适配木材:对于放置于客房、茶室等需要营造温馨氛围的摆件,可选择香樟木、胡桃木等纹理清晰、自带淡淡香气的木材,香樟木的防虫特性还能保障摆件长期保存;对于展现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需要精细雕刻的摆件,可选择黄杨木、紫檀木等质地坚硬、细腻的木材,便于呈现复杂的造型与细节;对于追求环保与地域特色的摆件,可选用抚州本地木材(如杉木、松木)或回收老木材,减少资源消耗,同时赋予摆件地域印记。
在工艺选择上,需结合主题需求与摆件尺寸,灵活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圆雕工艺适合打造立体的人物、动物造型摆件,如 “麻姑献寿” 人物摆件,通过圆雕呈现人物的动态与立体感;浮雕工艺适合制作平板类摆件,如 “临川四梦” 剧情场景摆件,通过高低浮雕还原剧情画面,节省空间且便于摆放;透雕工艺适合制作装饰性较强的摆件,如 “牡丹花纹” 挂式摆件,通过镂空雕刻展现花纹的灵动与通透,适配酒店博古架、墙面挂置等场景。同时,可通过打磨、上蜡、彩绘等表面处理工艺,提升摆件的质感与美观度,如为 “书卷” 主题木雕摆件表面打蜡,保留木材原始纹理,凸显临川文化的儒雅气质;为 “麻姑山仙鹤” 摆件局部彩绘,增强视觉吸引力。
(三)空间功能协同原则
酒店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需求与氛围定位不同,木雕摆件设计需与空间功能协同,实现艺术装饰与实用功能的统一。酒店大堂休息区作为接待与临时休憩空间,摆件需具备装饰性与观赏性,可选择造型稍大、具有视觉吸引力的木雕摆件,如放置于茶几上的 “抚州地标(文昌里、拟岘台)” 组合摆件,让游客在休息时直观了解抚州城市特色,同时需考虑摆件与沙发、茶几的尺寸协调,避免影响休息体验;客房作为私密休息空间,摆件需营造温馨、静谧的氛围,宜选择小型、简约的木雕摆件,如床头柜上的 “迷你毛笔书卷” 摆件、窗台的 “小仙鹤” 摆件,造型简约不突兀,既能装饰空间,又不影响游客休息;餐厅作为餐饮消费空间,摆件可与饮食文化结合,如设计 “抚州特色美食(临川藕丝、崇仁麻饼)” 造型木雕摆件,放置于餐桌或餐边柜,既美化空间,又能激发游客对本地美食的兴趣,同时需选择表面光滑、便于清洁的材质与工艺,避免积灰或油污附着;茶室作为文化体验空间,摆件可围绕茶文化与道教养生文化设计,如 “麻姑山灵芝” 摆件、“临川茶艺器具” 迷你摆件,搭配茶具使用,营造雅致的品茗氛围。
三、抚州酒店软装室内木雕摆件艺术品核心主题类型
(一)汤显祖戏曲文化主题
汤显祖戏曲文化是抚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以其为主题的木雕摆件,可通过艺术化造型展现戏曲的浪漫意境与文化魅力,吸引对戏曲文化、文学艺术感兴趣的游客。该主题摆件可围绕 “戏曲人物”“经典剧情”“戏曲道具” 三大方向设计:在 “戏曲人物” 方向,可设计《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中的经典人物摆件,如杜丽娘、柳梦梅、霍小玉等,通过精细雕刻还原人物的服饰、头饰与神态,凸显戏曲人物的鲜明个性;在 “经典剧情” 方向,可选取剧中的经典场景,如《牡丹亭》中的 “游园惊梦”“拾画叫画”,设计微型场景木雕摆件,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搭配,还原剧情的浪漫与奇幻;在 “戏曲道具” 方向,可设计戏曲中的经典道具摆件,如 “牡丹亭”“玉钗”“扇子” 等,以微型化、艺术化的造型,展现戏曲文化的细节魅力。
例如,设计一款 “《牡丹亭》游园惊梦” 场景木雕摆件,以迷你化的园林为背景,通过圆雕工艺打造杜丽娘与春香的人物造型,搭配微型 “牡丹”“柳树” 元素,还原剧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的经典场景,摆件底部刻有 “游园惊梦” 字样与汤显祖诗句,既具艺术观赏性,又富含文化内涵,适配酒店大堂博古架、客房书桌等场景摆放。
(二)临川文化主题
临川文化以 “才子辈出、崇文重教” 为核心特征,涵盖文学、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以其为主题的木雕摆件,可通过简约、雅致的设计语言,传递临川文化的儒雅气质与人文精神,适配高端文化酒店、精品民宿的定位。该主题摆件可围绕 “文人生活”“治学元素”“地域符号” 三大方向设计:在 “文人生活” 方向,可设计展现古代临川文人生活场景的摆件,如 “文人读书”“文人品茗”“文人赏梅” 等,通过人物动作与场景搭配,呈现临川文人的雅致生活;在 “治学元素” 方向,可选取毛笔、书卷、印章、砚台等与治学相关的元素,设计 “文房四宝” 组合摆件、“古籍书页” 摆件等,通过简约造型凸显临川文化的崇文特质;在 “地域符号” 方向,可设计抚州地标建筑(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拟岘台)、临川学派代表人物(如王安石、曾巩)的迷你造型摆件,让游客通过摆件了解抚州的历史人文。
例如,设计一款 “临川文房四宝” 木雕摆件,将毛笔、书卷、印章、砚台设计为迷你组合造型,毛笔笔杆刻有临川学派经典名言,书卷表面雕刻简约的文字纹理,印章刻有 “临川” 字样,砚台造型模仿古代石砚,整体风格简约雅致,放置于酒店客房书桌或茶室博古架,既能装饰空间,又能传递临川文化的崇文精神,让游客感受抚州 “才子之乡” 的文化底蕴。
(三)麻姑山传说与道教文化主题
麻姑山是抚州著名的道教名山,“麻姑献寿”“沧海桑田” 等传说广为流传,道教养生文化也深入人心,以其为主题的木雕摆件,可通过神秘、雅致的设计风格,展现麻姑山的传说魅力与道教文化内涵,吸引对传说文化、养生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该主题摆件可围绕 “传说人物”“道教元素”“养生文化” 三大方向设计:在 “传说人物” 方向,可设计 “麻姑仙子” 木雕摆件,以传说中麻姑手持灵芝、仙鹤相伴的形象为原型,通过圆雕工艺展现人物的飘逸与温婉,搭配 “云海” 底座,凸显传说的奇幻色彩;在 “道教元素” 方向,可选取道教文化中的太极、八卦、灵芝、仙鹤、葫芦等元素,设计 “太极灵芝”“八卦仙鹤” 等摆件,通过简约造型传递道教的自然和谐理念;在 “养生文化” 方向,可设计 “麻姑山养生食材(如灵芝、黄精)”“道教养生器具(如炼丹炉、养生茶器)” 迷你摆件,放置于酒店茶室、客房,传递麻姑山道教养生文化,契合游客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例如,设计一款 “麻姑献寿” 木雕摆件,主体为手持灵芝的麻姑仙子,仙子服饰采用浮雕工艺展现流云纹样,底座为微型 “寿桃” 与 “仙鹤”,整体造型寓意吉祥,既可作为装饰摆件,又可传递 “长寿安康” 的美好祝愿,适配酒店大堂休息区、客房床头柜等场景,尤其受中老年游客与家庭客群喜爱。
四、抚州酒店软装室内木雕摆件艺术品实施路径
(一)文化调研与主题定位
实施前期需深入挖掘抚州地域文化资源,结合酒店定位明确木雕摆件的主题方向。首先,开展文化调研,组建专业调研团队,走访汤显祖纪念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麻姑山风景名胜区、抚州非遗展示馆等场所,收集汤显祖戏曲文化、临川文化、麻姑山传说、本地非遗技艺的相关资料,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历史故事、工艺元素,筛选适合融入木雕摆件设计的核心元素;其次,分析酒店定位与目标客群:文化主题酒店可侧重 “汤显祖戏曲文化”“临川文化” 主题,突出文化内涵,吸引文化爱好者与高端游客;度假酒店可选择 “麻姑山传说与道教文化” 主题,营造休闲养生氛围,吸引度假客群与中老年游客;商务酒店可设计简约化的 “临川文化” 主题摆件(如迷你文房四宝、地标造型),适配商务客群对高效、简约的需求;最后,结合调研结果与酒店需求,确定木雕摆件的主题核心、造型风格、材质选择与空间布局,形成详细的设计方案,避免与其他酒店同质化,确保摆件具有独特的文化辨识度。
(二)设计创作与工艺落地
主题确定后,进入设计创作与工艺落地阶段,需兼顾艺术创意、材质特性与生产可行性,确保木雕摆件既符合文化表达,又具备实用价值与量产潜力。首先,组建专业设计团队,成员包括文化学者、木雕设计师、工艺师:文化学者负责把控文化准确性,确保摆件的造型、题材符合抚州文化内涵;木雕设计师负责创意与造型设计,绘制摆件的草图、尺寸标注、工艺说明,同时考虑摆件的摆放场景与使用需求,避免造型过于复杂导致摆放不便;工艺师负责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材质特性与工艺难度,调整设计细节,确保摆件可实现批量生产或手工定制。
其次,进行样品制作与测试:选择 1-2 款核心主题摆件制作样品,测试木材的雕刻适配性、工艺的精细度、摆件的稳定性与美观度,邀请酒店方与文化专家对样品进行评审,根据反馈调整设计方案,如优化摆件的尺寸比例、改进雕刻细节、调整表面处理工艺;再次,选择生产合作方:优先选择抚州本地木雕工坊或具有非遗雕刻技艺的工作室,既能保证工艺的地域特色,又能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可带动本地手工艺产业发展,生产过程中设计师需全程监督,确保材质环保(符合酒店室内环保标准)、工艺达标(如雕刻精细、无毛刺、表面光滑),批量生产前需进行环保检测,避免甲醛、重金属超标影响游客健康;最后,进行场景适配调整:根据酒店不同空间的实际尺寸与软装风格,微调摆件的尺寸与造型,如为狭小的客房床头柜设计更小尺寸的摆件,为中式风格的茶室搭配传统造型摆件,确保摆件与空间风格协调统一。
(三)运营维护与文化延伸
木雕摆件落地后,需建立完善的运营维护机制,并延伸其文化价值,实现从 “装饰摆件” 到 “文化载体” 的转变。在维护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维护计划:每日由酒店保洁人员用干软布擦拭摆件表面,去除灰尘,避免使用湿布或腐蚀性清洁剂,防止木材受潮、变形或表面损坏;每周由专人检查摆件的完整性,如发现雕刻细节损坏、表面蜡层脱落等问题,及时联系工艺师修复;每月对摆件进行一次保养,如为木质摆件表面涂抹天然蜂蜡,保持木材的光泽与质感,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易虫蛀的木材(如松木)摆件,定期放置天然防虫剂(如樟脑丸),避免虫害影响。
在文化延伸方面,围绕木雕摆件开展多元活动:一是文化讲解服务,在摆件旁设置小型二维码标识,游客扫码即可查看摆件的文化背景、设计理念与背后的抚州文化故事,如 “《牡丹亭》人物摆件” 二维码可链接《牡丹亭》剧情介绍与汤显祖生平;二是体验活动,定期在酒店大堂或茶室举办 “迷你木雕摆件 DIY” 体验课,邀请本地木雕工艺师指导游客制作简易抚州文化主题摆件(如迷你毛笔、小仙鹤),让游客亲手感受木雕工艺的魅力,加深对抚州文化的理解;三是文创开发,将核心主题木雕摆件开发为迷你文创产品(如钥匙扣、书签、冰箱贴),在酒店大堂文创区售卖,让游客将 “抚州记忆” 带回家,同时提升酒店的品牌传播力与经济效益;四是主题联动,将木雕摆件与酒店其他文化服务结合,如推出 “汤显祖戏曲文化主题房”,房间内摆放 “《临川四梦》系列木雕摆件”,搭配戏曲书籍、戏曲音乐,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