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灯照穆棱:酒店软装灯具里的林海魂、矿山韵与民俗情

2025-10-11 14:58:31

      在黑龙江穆棱,老爷岭的林海翻涌着“红松故乡”的苍翠,石墨矿的岩层藏着“中国石墨之都”的工业密码,满族的萨满鼓与朝鲜族的农乐舞交织着民族温情,粮台山遗址的陶片诉说着远古文明的曙光。这座“林海雪原门户”兼“资源工业城”,每一寸肌理都交织着“森工记忆、矿业基因、民族风情、历史底蕴”的独特气质。当地酒店的软装灯具设计,便从这四大文化根脉中萃取灵感,用实木的温润、金属的冷峻、玻璃的通透、布艺的柔润,将红松的纹路、石墨的光泽、萨满鼓的图腾、稻穗的饱满凝入光影造型。每一盏灯都不止是照明器物,更是能触摸的“穆棱记忆光影”,让客人在明暗流转间,读懂这座城市“林铸风骨、矿蕴华章”的深层意蕴。

一、林海记忆:红松与雪原里的森工荣光

        穆棱坐拥老爷岭原始林区,是东北重要的森工基地,红松的挺拔、伐木工具的沧桑、林海雪原的壮阔,藏着“林业兴城”的坚韧故事。灯具设计以森工文化为魂,用老木、金属、松针等材质复刻林业元素,让林海的厚重在光影中沉淀。

1.大堂《红松礼赞》主题吊灯

       酒店大堂核心吊灯《林海年轮》,以穆棱森工历史为原型,打造兼具力量感与自然感的立体灯组:主体造型:用穆棱本地老红松木材,切割拼接成“树干年轮状”灯架,木材表面保留自然节疤与斧凿痕迹,模拟伐木后树干的原始肌理;灯架共6层,每层间距20cm,从外到内直径逐层收缩,形成“年轮扩散”的视觉效果;每层年轮边缘悬挂“伐木工具造型灯罩”——4个复刻油锯链条(金属材质,表面做旧处理,链条间隙嵌暖黄色LED灯珠),4个复刻木锯轮廓(磨砂玻璃材质,表面激光雕刻“穆棱森工”字样与红松图案),灯罩高低错落,像林海中悬挂的“工业符号”。 细节点睛:灯架中央立着“微型红松模型”,按1:50比例复刻百年红松,树干缠绕“松针造型灯带”(绿色亚克力制成松针,内藏LED灯),树冠处点缀“雪花造型挂件”(透明树脂浇筑,内封真实松针标本);灯架底部用“仿雪地基座”(白色树脂混合细沙,表面覆盖仿真积雪),基座边缘摆放“迷你伐木工人模型”(陶土烧制,身着林区工装,肩扛斧头),细节处还原森工岁月的烟火气。空间适配:餐厅的餐边柜壁灯是“松针剪影灯”,用金属板切割成松针簇生的造型,中间嵌着长条状LED灯条,灯板背面刻着“穆棱红松——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字样,灯光亮起时,松针的阴影投在墙面,像林海中洒落的“自然印记”;客房的台灯以“伐木斧造型”为灵感,灯座用老榆木复刻斧头轮廓,表面保留木纹与使用痕迹,灯杆是“简化版斧柄造型”,灯罩用粗麻布包裹,暖光透过麻布纹理,营造出林区工棚的怀旧氛围。

20251011/96754f67eddbb773dc7107f6d616f7bc.jpg

二、矿业基因:石墨与矿石里的工业硬核

      穆棱是“中国石墨之都”,石墨矿的黑色光泽、采矿设备的机械感、矿石的肌理,藏着“资源强市”的工业底蕴。灯具设计以矿业文化为魂,用金属、石墨粉、玻璃等材质复刻矿业元素,让工业的冷峻在光影中流转。

1.中庭《石墨流光》景观灯组

       酒店中庭的落地灯组《矿脉回响》,以穆棱石墨矿业为原型,打造沉浸式工业主题光影场景:主体造型用哑光黑色金属板,焊接成“石墨矿脉状”灯架,金属板表面雕刻矿石纹理,模拟地下矿脉的交错形态;灯架高3.5米,宽2.8米,中间镂空处悬挂“石墨晶体造型灯罩”——采用吹制玻璃工艺制作,灯罩内混合石墨粉末,通电后透过玻璃呈现“墨色流光”的效果,仿佛矿石中的“天然光泽”;灯架底部用“仿矿石基座”(深灰色树脂混合石墨粉,表面复刻矿洞岩壁肌理),基座角落摆放“迷你采矿车模型”(按1:30比例还原矿用运输车,车身镀黑金属,细节精致)。细节点睛:灯架两侧穿插“采矿工具造型壁灯”,亚克力面板印着复古采矿镐、矿灯图案,灯珠模拟矿灯的强光效果,可变换白、黄两色光(对应矿灯的不同模式);基座旁设置“石墨标本地灯”,用透明玻璃罩封装“穆棱石墨原石标本”,内部嵌LED灯,灯光亮起时,石墨的金属光泽透过玻璃清晰可见,呼应矿业的“天然属性”。空间适配:会议室的吊灯是“矿徽造型灯”,用金属框架搭建圆形穹顶,表面镶嵌“穆棱石墨产业”标识剪影,每个剪影内嵌LED灯珠,灯光亮起时穹顶如矿洞中的“工业徽章”闪耀;走廊的壁灯则是“矿洞隧道造型灯”,用金属与玻璃复刻矿洞轮廓,顶部嵌着可360度旋转的射灯,模拟矿洞照明灯光,营造出矿业基地的专业氛围。

三、民族风情:萨满与稻穗里的民俗温情

       穆棱是满族、朝鲜族聚居地,满族的萨满文化、朝鲜族的农耕习俗,藏着“民族共生”的温情故事。灯具设计以民族文化为魂,用皮革、丝绸、陶土等材质复刻民俗元素,让民族的鲜活在光影中停留。

1.餐厅《民俗共生》主题灯具

      酒店民族风情餐厅的装饰灯具《萨满与稻禾》,以穆棱民族文化为灵感,打造兼具仪式感与生活感的光影氛围: 主体造型:用满族萨满鼓为原型,设计“鼓形吊灯”——鼓身用牛皮制成,表面烫印满族传统“太阳图腾”与“鹿纹”,鼓边缠绕红色丝绸带(模拟萨满仪式中的彩带);鼓面中央嵌着“圆形玻璃灯罩”,内藏暖黄色LED灯珠,灯光透过鼓面,图腾的阴影在桌面投出“民俗印记”;鼓身两侧悬挂“铜铃挂件”(复刻萨满鼓铃铛,晃动时发出清脆声响),鼓架用老榆木打造,表面刻着满族文字“吉祥”。辅助灯具:餐边柜摆放“朝鲜族稻穗灯”,用陶土烧制“迷你稻仓”造型灯座,仓身刻着朝鲜族“稻穗纹”与“农乐舞”图案,仓顶开活动天窗,内部嵌LED灯条,灯光从天窗溢出,如稻仓中透出的“丰收之光”;稻仓旁立着“迷你伽倻琴造型壁灯”(金属材质,琴弦用细LED灯条替代,通电后发出柔和白光),琴身刻着朝鲜族传统花纹,与鼓形吊灯形成“民族交响”。细节点睛:灯具旁设置“民族纹样投影灯”,通电后在墙面投射满族“嬷嬷人”剪纸、朝鲜族“桔梗花纹”等图案,光影与灯具相互映衬;桌面搭配“布艺灯罩小台灯”,灯罩用朝鲜族传统彩绸缝制,印着农乐舞场景,暖光透过彩绸,营造出“民族家宴”的温馨氛围。

20251011/b6be9b4bb2e7021dad108cfaa7fa0b06.jpg

四、农耕底蕴:稻穗与粮台里的丰收喜悦

       穆棱地处穆棱河冲积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台山遗址的农耕文明、稻穗的金黄、玉米的饱满,藏着“粮仓之城”的丰饶故事。灯具设计以农耕文化为魂,用陶土、实木、稻穗等材质复刻作物与农具,让黑土地的烟火气在空间中弥漫。

1.客房《粮台丰登》主题灯具

       酒店生态客房的窗台与书桌灯具《稻禾映月》,再现穆棱农耕特色:窗台灯具“稻穗造型小吊灯:用黄色亚克力制成稻穗形态,稻粒处嵌暖黄色LED灯珠,模拟成熟稻穗的“金黄光泽”;稻穗下方悬挂“迷你陶土粮囤”(陶土烧制,表面刻着“粮台山遗址”字样与稻穗纹),粮囤内装“仿真稻谷”(黄色泡沫颗粒,模拟稻粒质感);灯架用老木打造,表面刻着“穆棱河农耕”简笔画,质朴如从田间搬来的“自然装置”。 书桌台灯“粮台遗址剪影灯”:用金属板切割成粮台山遗址轮廓(模拟远古先民的农耕聚落),中间嵌着LED灯条,灯板背面刻着“粮台山——新石器时代农耕遗址”的字样;灯座用“仿黑土材质”(深褐色树脂混合细沙,表面覆盖仿真苔藓),灯座边缘摆放“迷你石磨模型”(实木与石材制成,可手动转动磨盘),细节处还原农耕文明的智慧。 空间适配:茶室的吊灯是“谷穗造型灯”,用金属框架搭建圆形结构,表面悬挂“玉米、大豆、稻穗造型灯罩”(分别用黄色、褐色、金色亚克力制成),每个灯罩内藏LED灯,灯光亮起时如“五谷丰登”的视觉符号;走廊的壁灯则是“农耕工具剪影灯”,用金属板切割成犁、耙、镰刀的轮廓,中间嵌着LED灯条,灯光透过剪影在墙面投出“田间劳作”的场景,静谧又充满生活气息。

光影里的穆棱:多元记忆的共生

      穆棱酒店的软装灯具最动人之处,在于让“林海的温润”“矿业的冷峻”“民族的温情”“农耕的质朴”自然交融。大堂的“红松礼赞”吊灯旁,立着“石墨流光”的景观灯组,老木的柔和与金属的硬朗碰撞出层次;餐厅的“民俗共生”灯具对面,挂着“粮台丰登”的壁灯,民族的鲜活与农耕的厚重相映成趣。 当客人触摸“红松灯架”的木纹,会想起老爷岭的林海传奇;望见“石墨灯罩”的光泽,会回忆起矿业的工业硬核;凝视“萨满鼓吊灯”的图腾,会体会民族的民俗温情;品读“稻穗灯具”的光影,会感受黑土地的丰收喜悦。这些灯具就像“穆棱的光影密码”,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在灯光与肌理中,读懂这座城市的故事——有林海的魂、矿业的韵、民族的情、农耕的根,共同构成了穆棱最动人的模样。

20251011/3b804293b3ca4777340abbe7a0232c70.jpg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