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伊春酒店软装摆件设计:琢红松韵、映汤旺河蓝与藏鄂伦春情

2025-09-23 16:20:52

      在黑龙江伊春的地域魂脉里,“红松韵”是自然的骨——红松的挺拔肌理、松果的质朴纹路、松针的苍翠绿意,每一寸木质都藏着“中国林都”的清润与厚重;“汤旺河蓝”是山水的诗——河道的碧波蜿蜒、鹅卵石的沉静温润、晨雾的朦胧清透,每一抹蓝都载着“林都母亲河”的灵动与辽阔;“鄂伦春情”是人文的根——桦皮器皿的素雅、兽皮纹饰的质朴、萨满鼓的民俗印记,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狩猎民族”的温情与传承。当这三股灵韵凝于酒店软装摆件,木的温衬着水的蓝,民俗的暖映着自然的清,连摆件的材质、肌理、功能都似在诉说“这才是伊春的味”。

一、大堂主摆件:4.8米“松·河·族”组合装置,一眼见伊春风骨

       酒店大堂挑高9.2米的核心区,立一组“松·河·族”主题组合摆件(由“红松主雕+汤旺河微缩+鄂伦春民俗场景”三部分组成,总宽4.8米、高3.2米),以自然、山水、人文三重维度,复刻伊春的立体气质:核心:“红松林海”主雕——凝林都之魂**    以伊春原生红松为原型,用“伊春本地老红松实木”打造微缩林海:3棵“红松雕塑”错落排布:1棵“成年红松”(高2.8米,树干保留天然树结与纹理,表面涂清漆显温润,枝干上“挂”“树脂松果灯”——直径8-12厘米,松果表面刻松鳞纹,内装暖黄LED灯,亮灯时似林间“星光”);1棵“幼松”(高1.5米,实木枝干纤细,松针用“深绿绒布粘贴”,触摸有真实枝叶质感,旁侧“立”“迷你松蘑模型”——白色树脂,高5-8厘米,似林下菌菇);1棵“枯松艺术雕”(高2米,树干做“碳化处理”,呈深棕色调,表面刻“抽象松枝纹”,枝干间缠绕“细铜丝”,似阳光穿过枯枝的线条)。    主雕底座为“仿林地腐殖土平台”(长3米、宽1.2米,用“深棕陶土混合松针碎”制作,表面嵌“真实红松松针标本”,触摸有粗糙的自然质感,平台边缘刻“松根交错纹”,似树木扎根大地的坚韧)。 左侧:“汤旺河韵”微缩景观——绘山水之柔**    以汤旺河支流为灵感,用“树脂+石英砂+动态灯组”打造河道小景:河道”用“渐变蓝树脂”浇筑(从浅蓝到深蓝,模拟河水深浅变化,树脂表面刻“水波纹路”,内埋“银色亮片”,似阳光映水的碎光); 河道旁“铺”“浅灰鹅卵石滩”(选用与汤旺河鹅卵石1:1复刻的树脂石,大小不一,表面刻“天然纹路”,部分鹅卵石内藏“冷白小灯珠”,亮灯时似水底“荧光石”);    - 滩上“泊”“实木迷你渔船”(长25厘米,船身刻“渔纹”,船头放“细棉线渔网”,网内“坠”3颗“迷你红松松果”,似渔获般质朴;船尾挂“小红绸带”,随风轻晃);    底座内侧装“流动水纹灯”,灯珠按“波浪轨迹”依次亮灭,似河水缓缓流动;旁侧装“迷你雾化器”,定时喷“细雾”,似汤旺河清晨的薄雾,雾中渔船似在漂游。   - **右侧:“鄂伦春情”民俗场景——藏人文之暖**    以鄂伦春传统生活为原型,按1:5比例复刻民俗道具组合: “桦皮器皿组”:1个“桦皮储物盒”(高20厘米,用真实桦树皮拼接,表面刻“兽皮纹”,盒内放“鄂伦春刺绣布帕”——红底绣“鹿纹”,布帕上摆“迷你兽骨饰品”);2个“桦皮小杯”(高8厘米,杯身刻“松枝纹”,杯旁立“迷你桦皮灯”——高15厘米,内装蜡烛造型LED灯,亮灯时似民俗暖光)。狩猎道具组”:1把“迷你实木弓箭”(长30厘米,弓身刻“狩猎场景简笔画”,箭杆缠“兽皮绳”);1个“兽皮纹收纳袋”(浅棕布艺,印“鄂伦春传统云纹”,袋内放“树脂野果模型”——红、黄两色,似狩猎所得);    场景地面铺“仿兽皮地毯”(浅棕底色,印“鹿、熊等动物简笔画”),旁侧配木质铭牌:“鄂伦春族:世代居住于伊春林区,以狩猎、采集为生,民俗文化与山林深度交融”。

20250923/e1ecf7a28d5f369f4dd817a8699fa3f6.jpg  

二、走廊摆件:一组“伊春微韵”小物,细节藏地域温度

       客房走廊的木质展架与墙面壁龛内,间隔2.6米设一组“伊春微韵”小摆件(每组高25-40厘米),聚焦伊春的“小而美”,似从红松林、汤旺河、鄂伦春村落拾来的“记忆碎片”:《松韵收纳》**:主体为“红松实木小盒”(高30厘米,盒身刻“松果与松枝交织纹”,表面涂清漆),盒盖嵌“树脂松果”(直径5厘米,内装“按压式小灯”,按动松果即可点亮盒内暖光);盒内铺“松针纹棉麻布”,可收纳钥匙、卡片等小物;旁侧配“松针书签”(实木材质,刻“伊春”二字,边缘粘“干松针”),铭牌写:“伊春红松: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中国红松之乡’美誉,木质坚硬温润”。 《河石雅趣》**:摆件为“汤旺河鹅卵石改造香薰座”(直径15厘米,鹅卵石表面凿“小凹槽”,槽内放“香薰蜡片”——香型为“松针与雪松”,蜡片印“水波纹”);鹅卵石外侧刻“汤旺河曲线简笔画”,底部贴“防滑绒布”;旁侧立“迷你树脂水鸟”(高10厘米,白色,似河边栖息的水禽),铭牌刻:“汤旺河:伊春主要河流,流域内森林密布,是林都重要的生态屏障”。《族韵小饰》**:摆件为“鄂伦春刺绣布偶”(高25厘米,布偶穿“传统兽皮纹服饰”——浅棕布艺,绣“鹿纹与松枝纹”,头戴“桦皮小帽”);布偶旁摆“迷你萨满鼓模型”(直径12厘米,鼓面印“云纹”,鼓柄缠“红绸带”,轻敲鼓面能发出“清脆声响”);底座为“桦皮圆盘”(直径18厘米,刻“鄂伦春族图腾”),铭牌写:“鄂伦春萨满鼓:传统民俗乐器,鼓面纹饰多蕴含自然崇拜与祈福寓意”。 

 三、客房摆件:“松河伴居”枕边物,暖意融地域

        伊春主题客房的窗台、床头柜或梳妆台上,摆一组“松河伴居”小摆件(高15-25厘米),将地域元素柔化,融入休憩场景,似把伊春的“自然温情”搬进房间: 《松木书立》**:用“红松实木”打造(高20厘米,截面呈“梯形”,表面刻“汤旺河曲线纹”,边缘做“圆角处理”,避免磕碰);书立侧面嵌“3片迷你树脂鹅卵石”(浅灰,刻“水波纹”),可夹放睡前读物,搭配“松针纹书签”,似在红松林间阅读。   《河蓝香插》**:主体为“渐变蓝树脂小瓶”(高18厘米,瓶身刻“水波纹”,模拟汤旺河水色);瓶口插“3支干松枝”(保留天然松针,干燥后消毒处理),松枝间“挂”“迷你铜铃”(直径3厘米,风吹时轻响);瓶内可放“固体香膏”,香气似松林晨雾,摆在窗台似把汤旺河的清润“收”进瓶里。 《族韵收纳》:摆件为“鄂伦春刺绣小布袋”(高15厘米,浅棕布艺,绣“迷你松果与鹿纹”),袋口系“桦皮小扣”,可收纳耳钉、眼镜等小物;布袋旁摆“迷你桦皮小盒”(高8厘米,盒内铺“绒布”,可放首饰),搭配客房的“浅绿松纹床品”与“浅蓝靠垫”(印“水波纹”),夜晚开床头灯,暖光落在木质与布艺摆件上,似住在伊春的“林海小居”,连梦都似裹着松香与河水的清润。

20250923/17505d50feedf590fc99903988200e4f.jpg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