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莲县五常酒店软装壁画设计:绘稻海鎏金、琢凤凰山翠与凝京旗古韵
2025-09-29 11:19:46
在黑龙江五常市的地域魂脉里,“稻海鎏金”是大地的诗——三江平原的黑土滋养出万亩稻浪,五常大米的饱满颗粒泛着珠光,田间栈道蜿蜒如金色绸带,每一缕稻香都藏着“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丰饶密码;“凤凰山翠”是自然的韵——龙江第一峰的云海漫过苍松,牤牛河的碧波映着白桦,雾凇凝结成玉树琼花,每一抹绿都载着“北国生态屏障”的清润生机;“京旗古韵”是人文的根——清乾隆年间京旗移民带来的八旗文化,满族刺绣的精致纹样,拉林副都统衙门的青砖灰瓦,每一笔遗存都透着“塞北京畿”的厚重底蕴。当这三股灵韵凝于酒店软装壁画,稻的金衬着山的翠,古的棕映着稻的暖,连画的材质、肌理、光影都似在诉说“这才是五常的味”。
一、大堂主壁画:7.2米“稻·山·旗”全景组合画,一眼见五常风骨
大堂挑高9.8米的核心墙面,悬挂一组“稻·山·旗”全景壁画(由3幅主画联动,总宽7.2米、高3.8米),以农耕生态、自然奇观、人文历史三重维度,复刻五常的立体气质:
1.左侧:“稻海鎏金”农耕画——铺展粮都之丰
以五常万亩水稻公园为原型,采用“仿真稻穗+树脂浮雕+动态光影”还原稻田盛景:远景绘“3D稻田画核心片段”提取“五常大米”主题稻田画的文字与图案,用“渐变金颜料”从浅黄晕染至深橙,模拟不同时段阳光照射下的稻浪色泽,背景嵌“云母片”,似天光穿透稻穗的斑驳碎光); 中景“塑”“田间劳作与农机场景”用“浅棕实木雕刻蜿蜒栈道”,宽10厘米,表面刻“防滑纹路”,栈道旁“立”迷你联合收割机模型——长30厘米,金属材质涂哑光银,车轮可轻微转动;栈道两侧“插”仿真稻穗束——高70厘米,稻粒涂“珠光金”,稻叶用“绒布粘贴”,层次分明,部分稻穗间“藏”树脂青蛙模型——长6厘米,绿棕渐变,似田间生灵); 近景“铺”“黑土基底”(用“陶土混合树脂”制作,表面嵌“真实稻壳与大豆颗粒”,刻“土壤裂痕”,触摸有粗糙的泥土质感;基底边缘“绕”“浅蓝树脂水渠”,内埋“银色亮片”,似渠水反光,渠旁“植”迷你稻草人模型——高25厘米,麻布材质,戴草帽、系红绸带); 玻璃内侧装“暖黄流动灯组”,灯珠按“稻浪起伏轨迹”依次亮灭,似风吹稻海涌动;顶部配“金射灯”,光线透过稻穗,在墙面投下“斑驳穗影”,配合画内藏“稻浪沙沙音效器”,每15分钟响起谷物碰撞声,似站在稻田的夕阳里。
2.中间:“凤凰山翠”生态画——沉淀自然之灵
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与牤牛河为灵感,采用“透明树脂+刺绣+仿真植被”打造山水景致: 远景绘“凤凰山云海与主峰”(用“渐变绿颜料”从浅绿晕染至墨绿,模拟山林层叠,主峰用“白色树脂浮雕”制作,顶部粘“水晶棉”似积雪,山腰嵌“冷白小灯珠”,亮灯时似云海泛光;背景铺“渐变蓝”,似晴空映山);中景“植”“林木与河流(用“实木雕刻白桦树干”,高2.2米,表面刻“眼状纹”,枝桠挂“透明水晶珠”似雾凇;白桦旁“立”樟子松浮雕,松针用“深绿绒线刺绣”,立体感十足;下方“铸”牤牛河曲线——用“双层透明树脂”浇筑,底层混“蓝色亮片”似深水,表层刻“水波纹路”,河面上“悬”树脂水鸟模型——白鹭(高18厘米,白翅黑喙),用细钢丝固定,似展翅掠过); 近景“铺”“林下微境”(用“仿真苔藓+蕨类植物模型”制作地表,嵌“树脂蘑菇”——高5-8厘米,白棕配色,散落“偃松匍匐枝”——枝干用软质树脂制作,可轻微弯折,松针涂“荧光绿”,暗处泛微光); 顶部配“冷白射灯”,光线透过透明树脂,亮片折射出“粼粼水光”,水晶珠与荧光松针交织出“林间碎光”,配合“流水音效器”,似牤牛河的潺潺水声。
3.右侧:“京旗古韵”人文画——释放历史之重
以京旗文化与满族民俗为核心,采用“仿青砖肌理+铜饰+刺绣”呈现人文脉络:远景绘“拉林副都统衙门门楼轮廓”(用“仿青砖树脂”制作,表面刻“砖缝纹路”,门楣嵌“黄铜牌匾”,刻“拉林副都统衙门”六字,字体为“清代楷书”,涂“金漆”;门楼旁“立”迷你八旗旗帜模型——高40厘米,布艺制作,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配色,旗杆为实木材质); - **中景“拼”“京旗生活场景”(左侧用“布艺刺绣满族女子服饰”——红底绣“缠枝莲纹”,裙摆做“褶皱处理”,似随风飘动;右侧“摆”树脂京旗移民农具模型——长20厘米的木犁、铜铲,表面做旧处理,旁侧“嵌”黄铜腰牌,刻“京旗移民”字样); 近景“铺”“民俗器物”(1个满族刺绣荷包——高15厘米,蓝底绣“鹿纹”,可开合;2个迷你靰鞡鞋模型——高8厘米,皮质做旧,鞋底嵌“乌拉草”;角落“放”树脂关东烟笸箩,内“盛”仿真烟叶); 顶部配“暖红射灯”,光线与红底刺绣、黄铜牌匾呼应,衬出历史的温润质感,配合“铜铃音效器”,似衙门檐角铃铛的清脆声响。
4.细节点睛
三幅画用“五常松木画框”连接,画框刻“稻穗纹+松针纹+八旗纹”组合图案;画下方摆“仿黑土长底座”(长7.2米,用“陶土混合树脂”制作,刻“五常水稻主产区分布图+凤凰山景区导览图+京旗文化遗址图”);底座中央立“迷你3D稻田画模型”——高45厘米,树脂材质,还原“中国好米 五常造”主题;画内侧装“感应装置”,有人靠近时,光影与音效同步启动,沉浸式还原五常风情。
二、走廊壁画:一组“五常微记”系列画,细节藏地域温度
客房走廊墙面,间隔2.8米挂10幅“五常微记”小壁画(每幅高65厘米、宽50厘米),聚焦五常的“小而美”,似从稻田、山林、京旗村落拾来的“时光碎片”:
1.《稻粒凝香》
以“米白+浅金”为底,用“树脂浮雕”雕“饱满稻粒与稻穗”——稻粒涂“珠光白”,稻穗用“绒布粘贴”,穗尖嵌“迷你珍珠”似晨露;旁侧“嵌”真实五常大米标本(密封在玻璃片内,标注“富硒稻花香”);配木质铭牌:“五常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长周期140天以上,黑土滋养,米粒饱满,蒸饭香飘十里”,铭牌边缘嵌“细铜丝稻穗纹”,文字用烫金工艺。 ### 《雾凇松影》 以“浅灰+银白”为底,用“透明树脂”雕“松枝雾凇”——松枝用“深绿树脂”制作,表面缠“水晶棉”似积雪,松针间“挂”透明水珠模型;背景用“渐变蓝颜料”晕染,似冬日晴空;旁侧“粘”仿真白桦树皮贴片,刻“眼状纹”;铭牌写:“凤凰山雾凇: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松枝凝结雾凇,玉树琼花,是五常冬季标志性景观”,文字用“银色字体”,边缘做“毛边处理”。
2.《京旗绣纹》
以“深棕+朱红”为底,用“真实满族刺绣布”贴“八旗纹样与缠枝莲纹”——红底绣金线,边缘做“做旧磨损处理”;旁侧“摆”迷你黄铜腰牌模型(直径8厘米,刻“京旗移民”字样);下方“嵌”树脂京旗民居瓦片(高5厘米,灰釉上色);铭牌刻:“京旗文化:清乾隆九年始,京旗移民迁至五常拉林,带来满族语言、服饰、习俗,形成独特的‘塞北京味’文化”,文字用“楷书”,衬以金色边框。
3.《牤牛河韵》
以“浅蓝+银灰”为底,用“分层透明树脂”雕“牤牛河片段”——底层深蓝似河底,中层嵌“银色亮片”似波光,表层刻“水波纹”;河面上“悬”树脂小鱼模型——长5厘米,银灰配色,似“三花五罗”中的鳌花鱼;旁侧“植”迷你芦苇模型(高15厘米,深绿枝干,白绒花穗);铭牌写:“牤牛河:五常母亲河,流经凤凰山、拉林镇,滋养沿岸万亩稻田,是五常生态的‘生命线’”,文字用“蓝色字体”。
三、客房壁画:“稻山旗居”温馨版,柔化地域气息
五常主题客房的床头墙面,挂一幅“稻山旗居”壁画(高85厘米、宽60厘米),将硬核地域元素“柔化”,融入休憩场景:
1.造型与材质
底色用“米白+浅金渐变”(似稻田晨光);左侧绘“简化稻田小景”——用“浅黄颜料”晕染稻浪,不做立体凸起,稻穗用“细线条勾勒”,点缀“珠光金小点”似稻粒;右侧“塑”“迷你凤凰山剪影”——用“深绿线条”勾勒山峰轮廓,山腰用“白色颜料”点染似雾凇;下方用“浅棕颜料”绘“京旗民居屋檐”——简化的青砖灰瓦,檐角挂“迷你铜铃图案”,不做实体装饰;角落“卧”树脂小松鼠模型(高5厘米,棕白配色,似山林精灵);
2.细节点睛
画框用“浅棕实木”,刻“简单稻穗纹”,边缘做“圆角处理”,避免厚重感;画框内侧装“暖黄隐藏灯带”,通电后光线柔和,似透过窗棂的月光;搭配客房“浅绿床品”(印“微型松针纹”)与“浅金靠垫”(印“稻粒图案”),夜晚开床头灯时,画与灯带呼应,似把五常的稻香、山风与京旗温情都揉进了温柔的夜晚。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