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剪纸映黑土,稻浪载农魂:海伦市酒店软装摆件里的非遗巧、农耕韵与红色情

2025-09-30 08:21:50

       在黑龙江海伦,黑土地的稻浪翻滚着“中国优质大豆之乡”的丰饶,海伦剪纸的镂空间藏着北国民俗的灵秀,东方红水库的水波倒映着抗联遗址的峥嵘,甜菜田的翠绿点缀着寒地农业的生机。这座“黑土明珠”之城,每一处风物都交织着“非遗匠心、农耕根基、红色记忆”的独特气质。当地酒店的软装摆件,便从“剪纸非遗、黑土农耕、抗联精神”三大文化根脉中萃取灵感,用剪纸的通透、陶土的质朴、老木的沧桑,将稻穗的饱满、剪纸的纹样、英雄的剪影凝成立体风物。每一件摆件都不止是空间点缀,更是能触摸的“海伦记忆切片”,让客人在触碰间,读懂这片土地“剪纸传情、黑土孕金”的深层意蕴。

一、剪纸非遗:指尖镂空中的民俗灵韵

       海伦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嬷嬷人”的憨态、“五谷丰登”的喜庆、“林海雪原”的壮阔,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便能勾勒出北国的民俗风情。摆件设计以剪纸技艺为魂,用金属、亚克力、木框复刻剪纸纹样,让非遗的巧思在空间中流转。

1.大堂《剪纸万象》主题装置摆件

        酒店大堂中央的落地摆件《红纸镂金》,以海伦剪纸经典纹样为原型,打造“立体剪纸”景观:主体造型:用胡桃木打造“多层镂空画框”,框架呈六边形(呼应剪纸常见的对称构图),每层间距15cm,从外到内依次镶嵌“亚克力剪纸面板”——最外层是“嬷嬷人”群像(红色亚克力切割,保留剪纸的圆润线条,嬷嬷人手持谷穗、镰刀,象征农耕);中层是“黑土农耕图”(黄色亚克力,刻着拖拉机、稻田、大豆田的简笔画,还原海伦农业场景);最内层是“林海雪原图”(白色亚克力,镂空出松树林、雪屋、驯鹿,模拟冬季风光)。光影巧思:画框中央悬挂“LED灯柱”,暖黄色灯光从内向外穿透亚克力面板,在地面投出“剪纸叠影”,不同层的纹样交织成动态的“海伦民俗画卷”;画框底部用“陶土基座”(表面刻剪纸纹样,施红釉)支撑,基座边缘摆放“迷你剪纸工具摆件”(黄铜锻造的小剪刀、小刻刀,可把玩),旁边散落“红纸碎拼贴画”(用剪碎的红纸拼贴成“海伦”二字)。互动设计:装置旁设置“剪纸体验台”,提供红色宣纸、安全剪刀与海伦剪纸模板(如嬷嬷人、稻穗图案),客人可亲手制作简易剪纸,贴在专属展示区,让非遗体验融入空间。 走廊的壁挂摆件则是“剪纸风铃”:用细铁丝做骨架,悬挂“亚克力剪纸挂件”(嬷嬷人、稻穗、雪花造型),每个挂件边缘嵌着细铜铃,风吹时剪纸轻晃、铜铃轻响,光影与声响交织,像民俗里的“灵动音符”。

20250930/6c41047f6bbfd19dd08f58df453599f8.jpg

二、黑土农耕:田垄间的粮仓记忆

      海伦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核心区,是“全国产粮大县”,稻穗的金黄、大豆的饱满、甜菜的翠绿,藏着“寒地农耕”的诗意。摆件设计以农耕文化为魂,用陶土、老木、谷物复刻农作物与农具,让黑土地的烟火气在空间中沉淀。 

1.餐厅《黑土丰登》系列摆件 

        酒店生态餐厅的餐边柜与桌面摆件《田垄记忆》,聚焦海伦农耕细节:餐边柜摆件“谷仓小景:用陶土烧制“迷你谷仓”(圆柱形,表面刻着“大豆”“水稻”“玉米”的简笔画,施深褐釉),谷仓顶部是“竹编盖子”,打开后可见内部填充的“仿真谷物”(黄色泡沫颗粒模拟大豆,浅黄模拟稻粒);谷仓旁立着“木质农具模型”(犁、耙、镰刀,按1:10比例用老榆木雕刻,表面做旧处理,保留木纹与凿痕),农具旁摆着“陶土甜菜模型”(紫红色,表面刻着菜叶纹路),像从田垄里刚收获的“农耕风物”。桌面摆件“稻穗灯影”:用老木做“长方形底座”(表面刻着田垄波纹),底座中央嵌着“LED灯片”(印着稻穗图案,通电后发出暖光);底座上立着“金属稻穗摆件”(黄铜材质,稻穗颗粒饱满,稻秆弯曲如风吹形态),稻穗旁放着“小束干稻穗”(真实稻穗干燥处理,保留自然质感),客人用餐时,灯光透过稻穗投下“田垄光影”,像在“田边用餐”的惬意。香气巧思:摆件旁放着“谷物香包”(用棉布缝制,内装晒干的大豆、稻壳,散发自然的谷物清香),香气与食物香气交织,唤醒“黑土农耕”的味觉记忆。

20250930/fa9b9093fbbc0500c8272bc197d3b912.jpg

三、红色记忆:烽火中的英雄印记

       海伦是东北抗联的重要活动地,抗联遗址的碑石、英雄的事迹,藏着“红色农耕”的坚韧。摆件设计以红色文化为魂,用金属、石材、陶土复刻抗联元素,让革命精神的温度在空间中延续。

1.走廊《红魂映土》主题摆件

        酒店红色文化走廊的壁挂与落地摆件《烽火农耕》,融合抗联记忆与农耕场景:壁挂摆件“英雄剪影:用黑色金属板激光切割成“抗联战士与农民互助”的剪影(战士教农民使用农具,农民给战士送粮食),金属板表面做锈迹处理,背景衬“红色宣纸”(印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字样),边框用胡桃木打造,刻着“海伦抗联遗址”相关文字,光影投射时,英雄与农耕的剪影交织,像“红色记忆的定格”。落地摆件“粮道小景”:用“木质底座”(复刻抗联时期的运输粮道,刻着小路、树林纹路)做基底,基底上摆放“陶土人物模型”(抗联战士背着粮袋,农民推着独轮车,姿态生动);模型旁立着“微型木桥”(模拟粮道上的小桥),桥下用“蓝色玻璃珠”铺成“小河”(模拟海伦的河流);摆件边缘镶嵌“LED小灯”,夜晚亮起时,粮道与人物的影子映在地面,像“烽火中的粮道记忆”。

摆件里的海伦:多元记忆的共生

       海伦酒店的软装摆件最动人之处,在于让“剪纸的灵秀”“农耕的质朴”“红色的厚重”自然交融。大堂的“剪纸万象”装置旁,立着“黑土丰登”的谷仓摆件,亚克力的通透与陶土的厚重碰撞出层次;餐厅的“稻穗灯影”对面,挂着“红魂映土”的英雄剪影,农耕的温情与红色的庄重相映成趣;走廊的“剪纸风铃”旁,摆着“粮道小景”,非遗的灵动与革命的坚韧交织出独特韵味。 当客人触摸“亚克力剪纸”的镂空纹路,会想起海伦剪纸的民俗巧思;凝视“陶土谷仓”的谷物,会感受黑土地的丰收暖意;回望“英雄剪影”的金属板,会铭记烽火中的红色记忆。这些摆件就像“海伦的风物钥匙”,打开了这片土地的记忆——有非遗的魂、农耕的根、红色的骨,共同构成了海伦最动人的模样。

20250930/e7fe0cbd80858f977275722624add7dd.jpg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