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兰州酒店软装中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的主题设计研究

2025-08-27 09:28:33

摘要
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酒店行业差异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软装设计成为酒店塑造品牌辨识度的核心环节,而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凭借其小巧精致的形态、灵活的空间适配性与深厚的文化承载能力,成为传递地域文化、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兰州酒店为研究对象,聚焦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的主题设计,从融合兰州地域文化、匹配酒店定位、彰显摆件美学特质三个维度,探究其在酒店软装中的设计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兰州酒店软装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助力兰州酒店行业构建兼具黄河文化底蕴与市场竞争力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
兰州酒店;软装设计;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地域文化
一、引言
随着消费升级与人们对 “文化沉浸式旅居” 需求的日益增长,酒店已从单纯的住宿空间升级为地域文化展示与体验的重要场景。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地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既有 “黄河之都” 的独特自然禀赋,留存着黄河母亲雕塑、中山桥等标志性景观,又承载着丝路文化、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质为酒店软装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素材。

装饰艺术品摆件作为酒店软装的核心元素之一,涵盖陶瓷、金属、木雕、布艺等多种材质,具有题材灵活、摆放便捷、成本可控的优势,适配酒店大堂前台、客房书桌、餐厅餐边柜、公共休息区茶几等多种空间。当前,兰州部分酒店虽已引入装饰艺术品摆件,但在主题设计上仍存在地域文化挖掘浅表化、与酒店定位脱节、美学表达同质化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兰州酒店软装中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的主题设计,对提升酒店文化品位、增强消费者入住体验、推动兰州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50827/64070b77044f3ce1053d973ad50fc6a8.jpg

二、兰州酒店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兰州地域文化兼具 “黄河奔腾” 的自然豪迈与 “丝路多元” 的人文活力,从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到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的文化元素为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提供了多元灵感。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摆件创作,既能让酒店展现 “黄河之都、丝路重镇” 的独特气质,又能让消费者沉浸式感受兰州的文化魅力。
2.1 黄河文化的具象化表达
黄河是兰州的城市灵魂,黄河母亲雕塑、中山桥、羊皮筏子、黄河奇石等元素,是装饰艺术品摆件创作的核心素材。在设计中,需避免对黄河元素的简单复刻,而是通过摆件的艺术语言,实现黄河文化精神与自然景观的生动传递。
例如,酒店大堂前台的大型摆件可围绕 “黄河母亲” 主题展开创作,采用 “陶瓷 + 金属” 结合的材质:以米白色陶瓷塑造母亲怀抱婴儿的温柔形态,还原黄河母亲雕塑的核心意象;母亲裙摆处采用 “镂空雕刻” 工艺,刻画黄河波浪纹路,内部镶嵌铜制黄河流域地图,通过金属的光泽与陶瓷的温润形成质感对比,象征黄河孕育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同时,搭配暖黄色灯光照射,让摆件在光线映衬下呈现出 “黄河波光” 的视觉效果,让消费者一进入酒店就感受到黄河文化的温暖与厚重。此外,羊皮筏子元素可转化为酒店客房书桌的小型摆件,采用 “木雕 + 布艺” 材质:以轻质松木雕刻羊皮筏子的框架结构,表面粘贴仿羊皮材质的布艺,模拟羊皮筏子的真实质感;筏子上放置微型陶瓷人物(如筏工、游客),搭配迷你船桨,通过 “微缩场景” 的形式,还原黄河上羊皮筏子漂流的生动画面,让摆件既传递黄河民俗,又为客房增添灵动气息。
2.2 丝路文化的现代表达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 “黄金节点”,留存着丝路古道、驿站、驼队等历史遗迹,“丝路驼铃”“丝路商队” 等元素是兰州丝路文化的重要符号。将丝路文化融入装饰艺术品摆件设计,需注重 “古今对话”,通过摆件的形式语言,展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兰州的现代发展。
针对酒店高端客房的床头柜摆件,可采用 “抽象提炼” 的手法,以 “丝路驼铃” 为创作核心。选用 “青铜 + 玻璃” 材质:以青铜打造简约的驼铃轮廓,弱化铃铛的细节,突出其圆润的形态与金属质感;铃铛内部悬挂微型玻璃珠,晃动时发出清脆声响,模拟驼铃的悠扬韵律;铃铛底部雕刻丝路古道的路线图,用金色颜料填充线条,象征丝路的 “黄金通道” 属性。摆件整体造型简约现代,既保留丝路文化的历史韵味,又符合高端酒店的审美风格。此外,还可创作 “丝路商队” 系列摆件,采用 “树脂 + 彩绘” 材质:以树脂塑造微型驼队(3-5 只骆驼),骆驼身上用丙烯颜料绘制丝路沿线的民族花纹(如波斯纹样、中原云纹),驼背上放置微型陶瓷货箱(刻画茶叶、丝绸、瓷器等丝路商品图案),将摆件组合陈列于酒店公共休息区的茶几上,形成 “驼队穿行丝路” 的场景感,让消费者在休息时感受丝路文化的多元魅力。
2.3 多民族民俗文化的细节呈现
兰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回族、藏族、东乡族等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回族的盖碗茶、藏族的唐卡纹样、东乡族的刺绣等元素,充满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将这些民俗元素融入装饰艺术品摆件设计,能让酒店空间更具亲和力与辨识度,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在酒店餐厅的餐边柜摆件设计中,可聚焦 “兰州盖碗茶” 主题,采用 “陶瓷 + 银饰” 材质创作系列摆件。如还原盖碗茶的 “三泡台”(茶盖、茶碗、茶托)形态,以白瓷打造茶碗主体,碗身上用 “釉下彩” 技法绘制回族传统缠枝纹;茶盖与茶托边缘镶嵌银质花纹,模拟盖碗茶的精致质感;摆件配套设计微型陶瓷茶叶罐(刻画 “春尖茶”“桂圆”“红枣” 等配料图案),组合陈列于餐边柜,既传递兰州回族饮食文化,又为餐厅营造出 “茶香四溢” 的氛围。针对酒店走廊的装饰台摆件,可围绕 “藏族唐卡” 展开创作,采用 “木雕 + 彩绘” 材质:以松木雕刻小型唐卡框架,框架边缘雕刻藏族吉祥纹样(如八吉祥、莲花纹);框架内粘贴仿唐卡材质的画布,用矿物颜料绘制简化版唐卡图案(如佛像、山水),局部点缀金箔,让摆件既保留唐卡的宗教文化内涵,又具备现代装饰的简约美感,让消费者在行走中感受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20250827/c8e22642a35f8ce388e9580dd79568ab.jpg

三、兰州酒店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与酒店定位的匹配
不同定位的兰州酒店,其目标客群、品牌调性与空间需求差异显著,装饰艺术品摆件的主题设计需与酒店定位精准匹配,才能充分发挥其装饰与文化传递功能,提升酒店的市场竞争力。
3.1 豪华型酒店:凸显高端品质与文化价值
豪华型酒店(如兰州凯悦酒店、兰州皇冠假日酒店)的目标客群以高端商务人士、高收入游客、国际友人为主,这类客群注重艺术品位、专属体验与文化内涵。因此,摆件主题设计需凸显 “定制化”“收藏级” 与 “文化深度”,强调材质的高端化与工艺的复杂性。
可邀请国内知名艺术家或工艺机构为酒店定制专属摆件,主题围绕 “兰州城市精神” 展开,如 “黄河丝路・古今交融”。在材质选择上,选用 “和田玉 + 黄金”“紫砂 + 珐琅” 等高端组合,技法上注重细节刻画与文化解读。例如,酒店宴会厅的中心摆件可创作 “黄河丝路全景图” 主题玉雕:以整块和田玉为基底,采用 “浮雕 + 透雕” 技法,正面刻画古代丝路驼队沿黄河行进的场景,背面展现现代兰州的黄河风情线(如中山桥、黄河楼);摆件边缘镶嵌黄金线条,勾勒黄河与丝路的路线轮廓,局部镶嵌红宝石模拟丝路商队的 “宝物”,让摆件既具备艺术收藏价值,又为高端宴会增添仪式感与文化氛围。此外,还可在酒店走廊设置 “兰州非遗工艺” 摆件专区,陈列采用 “兰州刻葫芦”“保安族腰刀” 工艺制作的摆件:刻葫芦摆件选取天然葫芦,以 “微雕” 技法刻画黄河风光与丝路故事;保安族腰刀摆件采用缩小比例制作,保留刀身的锻打纹理与刀柄的铜制花纹,搭配专业文字解说牌,让摆件成为传递兰州非遗文化的 “高端展厅”。
3.2 精品型酒店:突出个性主题与互动体验
精品型酒店(如兰州黄河边精品酒店、老街周边民宿式精品酒店)以 “小众化”“主题化”“个性化” 为特色,目标客群多为年轻游客、文化爱好者与亲子家庭,注重独特的文化体验与互动感受。摆件主题设计需围绕酒店核心主题展开,打造系列化、故事性的作品,同时增加互动元素。
例如,以 “黄河探险” 为主题的精品酒店,可打造 “黄河民俗” 系列互动摆件。选取羊皮筏子、黄河奇石、筏工工具等元素,采用 “树脂 + 木质” 材质制作可组装摆件:羊皮筏子摆件分为框架、“羊皮”、人物三个可拆卸部件,消费者可自行组装,了解羊皮筏子的结构;黄河奇石摆件配套提供微型彩绘工具,消费者可在奇石表面绘制黄河波浪、中山桥等图案,创作专属的 “黄河奇石”;每款摆件旁设置二维码,扫描后可收听对应的黄河民俗故事(如羊皮筏子的历史、筏工的生活),增强文化体验感。此外,还可在酒店公共空间设置 “DIY 摆件工坊”,提供以兰州元素(如黄河母亲、中山桥)为模板的黏土材料,邀请专业工匠现场指导,让消费者手工制作小型黏土摆件,作品可作为纪念品带走,既丰富入住体验,又加深消费者对兰州文化的记忆。
3.3 经济型酒店:注重简约实用与地域辨识度
经济型酒店(如兰州如家酒店、7 天连锁酒店)以 “性价比”“便捷性” 为核心,目标客群为大众游客、商务出行人士与学生群体,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需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简约形式传递兰州地域特色,同时兼顾实用性。

在摆件选择上,采用 “标准化”“轻量化” 设计,选取兰州最具辨识度的元素(如黄河母亲剪影、中山桥轮廓、盖碗茶形态),采用 “塑料 + 彩绘”“简易陶瓷” 等低成本材质,工艺上以 “模压成型”“简单雕刻” 为主。例如,酒店客房书桌的摆件,以 “简化版中山桥” 为主题,采用 “ABS 塑料” 材质,通过模压工艺制作中山桥的简约轮廓,表面用银色喷漆模拟桥梁的金属质感,底部设计成手机支架形状,既展现兰州地域特色,又具备手机支撑的实用功能,制作成本低且适配客房空间。同时,可将摆件与实用物品结合,如设计带有黄河波浪纹样的陶瓷笔筒(刻画兰州地标图案)、印有盖碗茶图案的布艺收纳盒(兼具摆件与收纳功能),放置于客房书桌或床头柜,让消费者在使用中感受兰州文化,提升酒店的地域辨识度。

20250827/61eb70572ae1c8c7532b2a4ac006976b.jpg

四、兰州酒店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的美学理念体现
装饰艺术品摆件的主题设计需充分发挥其材质、形态、色彩等美学特质,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法,实现与酒店空间的和谐统一,提升整体审美价值。
4.1 材质美学:凸显材质的自然质感与文化寓意
不同材质的摆件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寓意,陶瓷的温润、金属的冷峻、木材的质朴、布艺的柔软,需根据酒店空间功能与氛围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组合,最大化展现材质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内涵。
酒店大堂作为公共空间,需营造大气、庄重的氛围,可选用 “陶瓷 + 金属” 的材质组合,如陶瓷塑造主体形态,金属点缀细节,通过材质的质感对比,展现黄河文化的厚重与丝路文化的璀璨;搭配深色木质底座,增强摆件的稳定感与高端感。客房作为休憩空间,需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可选用 “木材 + 布艺” 的材质组合,如木雕摆件搭配布艺装饰,通过木材的自然纹理与布艺的柔软触感,传递黄河沿岸的质朴生活气息;或选用 “玻璃 + 浅色系陶瓷”,通过通透材质营造轻盈感,帮助消费者放松心情。餐厅空间需营造热闹、有烟火气的氛围,可选用 “彩色陶瓷 + 塑料” 的材质组合,如色彩鲜艳的盖碗茶陶瓷摆件,搭配轻便的塑料辅助部件,既展现民俗文化的活力,又便于清洁与维护。此外,还可利用材质的 “文化寓意” 增强设计深度,如用青铜材质传递丝路的历史感,用黄河奇石材质还原黄河的自然属性,让材质本身成为文化传递的载体。
4.2 形态美学:平衡艺术表达与空间适配
摆件的形态设计需兼顾艺术表达与空间功能,根据酒店不同区域的尺寸、布局与功能需求,调整摆件的尺寸、造型复杂度与摆放方式,确保与空间和谐统一。
酒店大堂的摆件需注重 “视觉冲击力” 与 “标志性”,可采用大型立体摆件(高度 80-120cm),造型上以对称式或均衡式构图为主,如 “黄河母亲” 主题摆件,通过宏大的形态与鲜明的主题,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适配大堂的开阔空间。走廊与电梯厅空间狭窄,摆件需注重 “轻量化” 与 “简约化”,可采用中小型摆件(高度 30-50cm),造型以线性或小巧立体为主,如 “丝路驼铃” 挂件、“黄河波浪” 小型雕塑,采用壁挂或矮台陈列,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同时形成连贯的视觉体验。客房内的摆件需 “小巧精致”(高度 15-30cm),造型以简约抽象或实用化为主,如带有手机支架功能的中山桥摆件、可收纳文具的黄河奇石摆件,避免过于复杂的造型影响休息氛围,同时通过细节设计提升实用性与艺术感。
4.3 色彩美学:贴合地域特色与空间氛围
兰州地域色彩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黄河的土黄、河水的湛蓝、中山桥的银灰、回族盖碗茶的瓷白与枣红、藏族唐卡的金黄与朱砂红,这些色彩为摆件的色彩设计提供了丰富参考。合理的色彩搭配既能传递地域文化,又能营造适配的空间氛围。

传统风格酒店可借鉴黄河与丝路的自然色彩,将摆件主体采用土黄色(模拟黄河泥沙)、深蓝色(模拟黄河河水),局部用金色(模拟丝路驼铃、唐卡金箔)点缀,搭配深棕色底座,营造 “厚重典雅” 的地域氛围;现代风格酒店可采用 “浅色调为主、地域色点缀” 的方案,以米白色、浅灰色为摆件基底,用土黄色、朱红色绘制黄河或民俗元素(如波浪纹、缠枝纹),展现简约清新的风格。同时,需注意摆件色彩与酒店家具、织物的协调,如客房家具为浅木色,摆件可选用米白色陶瓷材质,用土黄色刻画兰州地标图案,搭配浅蓝色床品,避免色彩冲突;餐厅家具为深色木质,摆件可选用红色陶瓷盖碗茶造型,用金色点缀花纹,搭配橙色桌布,增强空间的活力与烟火气。

20250827/ccd09db34677ea0245a4a8342bfdf349.jpg

五、兰州酒店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5.1 存在的问题
当前兰州酒店装饰艺术品摆件主题设计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地域文化挖掘浅表化,部分酒店仅简单复制黄河母亲、中山桥等景观造型,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如未展现黄河 “孕育文明” 的精神、丝路 “多元交融” 的特质,导致作品同质化严重,无法体现兰州的独特文化魅力;二是与酒店定位脱节,如经济型酒店采用复杂的玉石、金属摆件,增加运营成本,而豪华型酒店的摆件却采用低成本塑料材质,降低酒店的高端品质;三是美学与空间适配不足,部分摆件尺寸与空间不符(如狭小客房摆放大型雕塑),造型与酒店风格冲突(如现代简约酒店搭配繁复的传统雕花摆件),影响空间整体美感。
5.2 优化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三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深化地域文化挖掘,酒店联合兰州文化机构、高校(如甘肃省博物馆、兰州文理学院),系统梳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将文化符号转化为摆件的艺术语言(如将黄河波浪抽象为线条、丝路驼队简化为几何造型),避免简单复刻;二是强化与酒店定位的匹配,设计前明确酒店客群需求(高端客群注重材质与艺术价值、大众客群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选择对应的材质与工艺,如豪华型酒店选用定制高端材质摆件,经济型酒店选用标准化实用型摆件;三是提升美学与空间适配性,设计师需实地考察酒店空间,根据区域尺寸、光线条件、家具风格,调整摆件的尺寸、造型与色彩,同时注重摆件与其他软装元素(如窗帘、地毯、灯具)的搭配,确保摆件与空间融为一体,而非独立的 “装饰符号”。
六、结论
兰州酒店软装中室内装饰艺术品摆件的主题设计,是地域文化、酒店定位与摆件美学的有机融合。通过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入摆件创作,可让酒店成为兰州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匹配不同酒店的定位需求,可满足不同客群的体验期待;通过发挥摆件的材质、形态、色彩美学优势,可提升酒店空间的整体品质与审美价值。
当前兰州酒店装饰艺术品摆件设计虽存在不足,但随着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对客群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摆件艺术与酒店软装的深度融合,未来必将形成具有 “黄河之都、丝路重镇” 特色的设计体系,让摆件不仅成为酒店的装饰元素,更成为兰州城市文化的 “微型展厅”,助力兰州酒店行业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双赢,为兰州建设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注入文化动力。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