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酒店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大堂吧作为酒店重要的公共社交空间与形象展示窗口,其软装设计尤其是装饰艺术品摆件的创意水准,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空间气质与客人的第一印象。承德作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历史文化名城,兼具皇家文化、满族民俗与塞北自然景观等独特资源。本文以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赋能、空间氛围营造、功能价值融合、绿色创新设计四个维度,探索其创意设计路径,旨在为承德酒店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大堂吧空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助力承德酒店行业借助软装设计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创意设计;地域文化
一、引言
随着文旅消费的升级,客人对酒店的需求已从基础住宿转向 “体验式消费”,大堂吧作为客人办理入住后首个停留、休憩、社交的核心空间,其设计风格与文化内涵成为酒店吸引客人的关键要素。装饰艺术品摆件作为大堂吧软装设计的核心载体,虽形态各异,却能以小见大,既承载着酒店的品牌定位,又传递着城市的文化底蕴。承德地处燕山腹地,是清代皇家园林与寺庙建筑的集大成者,同时拥有坝上草原、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以及满族剪纸、布糊画、滕氏布糊画等非遗技艺,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将承德地域特色与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设计深度融合,不仅能让客人在休闲时光中感受承德的文化魅力,更能帮助酒店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形成差异化优势。因此,研究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的创意设计,对推动承德酒店行业发展与地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创意设计的价值
(一)塑造酒店第一印象,提升品牌辨识度
大堂吧是酒店的 “门面担当”,客人进入酒店后,首先通过大堂吧的空间设计形成对酒店的初步认知。富有创意的装饰艺术品摆件能够快速抓住客人注意力,传递酒店的设计风格与文化定位,形成独特的品牌记忆点。例如,承德某主打皇家文化的高端酒店,在大堂吧中央摆放一件以避暑山庄 “澹泊敬诚殿” 为原型的缩小版铜铸摆件,搭配两侧印有清代皇家纹样的落地灯,既彰显了酒店的高端定位,又让客人直观感受到承德的皇家文化底蕴,有效提升了酒店的品牌辨识度。
(二)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增强客人体验感
大堂吧的核心功能是为客人提供休憩、社交的舒适空间,而装饰艺术品摆件则是营造空间氛围的关键元素。将承德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摆件设计,能够让客人在品茶、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间沉浸在承德的文化氛围中,获得超出预期的体验。例如,在大堂吧的吧台两侧摆放以承德外八庙建筑轮廓为造型的玻璃摆件,灯光照射下,摆件投射出寺庙的剪影,搭配舒缓的古典音乐,让客人仿佛置身于承德的皇家寺庙群中,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的文化代入感。
(三)传承与活化地域文化,助力文化传播
承德的地域文化虽底蕴深厚,但部分文化元素因缺乏创新载体而逐渐被忽视。酒店大堂吧作为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其装饰艺术品摆件可成为活化地域文化的 “桥梁”。通过将承德的历史建筑、非遗技艺、民俗故事等元素转化为现代艺术品摆件,既能让本地客人感受到文化自信,又能让外地客人深入了解承德文化,进而推动承德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例如,采用承德满族剪纸技艺制作的大型装饰画悬挂于大堂吧墙面,画面展现承德坝上草原的四季风光,既传承了非遗技艺,又让客人通过艺术品了解承德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

三、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创意设计方向
(一)地域文化元素的创新转化设计
承德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将历史文化、非遗技艺、自然景观等元素进行创新转化,是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设计的核心方向。
承德作为清代皇家 “夏都”,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承载着浓厚的皇家文化。在摆件设计中,可提取皇家建筑的造型、纹样、色彩等元素进行重构。例如,以避暑山庄 “烟雨楼” 的飞檐翘角为灵感,设计成大堂吧的悬挂式艺术品,采用金属与玻璃材质结合,既保留了古建筑的灵动线条,又融入现代设计感;将清代皇家常用的 “龙纹”“云纹”“海水江崖纹” 等纹样简化,运用到陶瓷摆件或布艺挂件中,如在大堂吧的茶几上摆放印有简化龙纹的定瓷茶具,或在沙发靠背上悬挂印有云纹的丝绸挂件,既彰显皇家气派,又避免过于繁复。
承德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满族剪纸、布糊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烫画等,这些技艺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摆件设计结合,既能传承非遗,又能提升摆件的独特性。例如,采用滕氏布糊画技艺制作大型墙面摆件,画面以避暑山庄全景为主题,运用布糊画的立体感与色彩层次感,展现承德的皇家园林之美;将满族剪纸技艺与玻璃工艺结合,设计成透明的玻璃剪纸摆件,放置在大堂吧的展示柜中,灯光照射下,剪纸图案清晰可见,既保留了剪纸的镂空美感,又增添了现代艺术气息;利用丰宁满族烫画技艺制作木质桌面摆件,画面展现满族民俗活动,如赛马、祭天等,放置在大堂吧的休息区,让客人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承德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坝上草原的辽阔、丹霞地貌的壮丽、避暑山庄的湖光山色,都是摆件设计的优质素材。在设计中,可通过抽象、写实等多种手法,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艺术摆件。例如,以承德丹霞地貌的 “磬锤峰” 为原型,采用石材与金属结合的方式,设计成大堂吧的落地摆件,石材模拟山体的厚重,金属勾勒山峰的轮廓,展现丹霞地貌的雄伟;将坝上草原的羊群、马匹等元素抽象化,制作成金属丝编织摆件,悬挂在大堂吧的天花板上,轻盈灵动,营造出草原的辽阔氛围;以避暑山庄的荷花为主题,采用陶瓷材质制作小型摆件,放置在大堂吧的茶几或吧台,搭配绿色植物,展现园林的清新雅致。
(二)空间氛围与功能需求的适配设计
大堂吧的空间功能多样,涵盖休憩、社交、商务洽谈等,装饰艺术品摆件的设计需根据空间功能与氛围需求,进行针对性适配。
大堂吧的休憩区是客人放松身心的主要区域,摆件设计需注重温馨、舒适,避免过于夸张。例如,在休憩区的沙发旁摆放一件造型圆润的布艺摆件,如以满族传统服饰 “旗头” 为灵感设计的毛绒挂件,柔软的材质与柔和的色彩能让客人感受到温暖;在茶几上放置小型的陶瓷香薰摆件,香型选用承德本地的松针、柏木等自然香气,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营造宁静的氛围;墙面悬挂以承德四季风光为主题的水彩画,色调柔和,让客人在休憩时享受视觉与嗅觉的双重舒适。
社交区是客人交流互动的空间,摆件设计可增加互动性元素,提升客人的参与感。例如,在社交区的中央设计一件可旋转的艺术摆件,以避暑山庄 “水心榭” 为原型,采用木质与玻璃材质,客人可轻轻转动摆件,观察不同角度的建筑细节;在吧台附近摆放一件互动式投影摆件,客人触摸摆件时,墙面会投射出承德的历史故事或民俗动画,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能让客人在互动中了解承德文化;设计可拼接的积木式摆件,以承德外八庙的不同寺庙为造型,客人可根据喜好拼接组合,增强互动体验。
商务洽谈区需营造专业、沉稳的氛围,摆件设计应注重简约、大气,避免过于繁琐。例如,在洽谈区的桌面摆放一件以承德 “普陀宗乘之庙” 为原型的金属摆件,线条简洁,质感厚重,彰显专业气质;墙面悬挂抽象化的承德城市天际线金属装饰画,色调以黑白灰为主,简约而不失格调;在角落放置一件小型的落地式绿植摆件,搭配石材底座,既净化空气,又为空间增添生机,缓解商务洽谈的紧张氛围。
(三)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设计
在全球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酒店行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的设计也应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从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到后期利用,全方位体现环保意识。
优先选用天然、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制作摆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采用承德本地的木材制作摆件,如以避暑山庄的古松为原型的木雕摆件,木材取自可持续砍伐的林场,既体现本地特色,又环保;采用竹子制作编织摆件,如竹编的灯罩、竹制的展示架,竹子生长周期短、可再生,且具有天然的纹理美感;采用回收玻璃制作艺术摆件,如将回收玻璃熔融后,制作成以承德自然景观为造型的玻璃雕塑,既减少资源浪费,又具有现代艺术感。
在摆件制作过程中,采用低碳、低污染的工艺,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例如,在陶瓷摆件的烧制的过程中,采用电窑代替传统煤窑,减少废气排放;在金属摆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减少材料浪费与噪音污染;在布艺摆件的染色过程中,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如用承德本地的黄芩、茜草等植物提取染料,避免化学染料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
考虑到摆件的使用寿命与更新需求,设计时注重可循环与可复用性,减少资源浪费。例如,设计模块化的装饰摆件,如以承德外八庙寺庙屋顶为造型的模块,可根据季节或节日需求,更换不同颜色的面板,无需更换整个摆件;采用可拆卸的结构设计,如大型墙面摆件由多个小型部件组成,当某个部件损坏时,只需更换损坏部件,降低维护成本;鼓励客人参与 “环保摆件” 活动,如将客人留下的废弃明信片、门票等,制作成小型拼贴画摆件,放置在大堂吧的展示区,既实现资源复用,又增加摆件的故事性。

四、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创意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与本地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的深度合作
承德拥有众多文化机构(如承德市博物馆、避暑山庄研究院)与非遗传承人,酒店可与这些机构、传承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一方面,文化机构可为酒店提供专业的文化元素解读与素材支持,确保摆件的文化准确性;非遗传承人可亲自参与摆件的设计与制作,保证非遗技艺的原汁原味。例如,酒店可与避暑山庄研究院合作,获取避暑山庄建筑的详细图纸与历史资料,设计出符合历史原貌的艺术摆件;与滕氏布糊画传承人合作,定制专属的大堂吧墙面布糊画摆件,既提升摆件的艺术价值,又为非遗传承提供实践平台。
(二)注重设计人才的培养与跨界合作
创意设计需要专业人才支撑,酒店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与引进设计人才。一方面,与承德本地高校(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美术设计专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选拔优秀毕业生加入酒店设计团队;另一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软装设计师与本地设计师开展跨界合作,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承德地域文化结合,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例如,邀请上海的软装设计师与承德本地非遗传承人合作,共同设计融合现代美学与满族剪纸技艺的大堂吧摆件,既保证设计的时尚感,又保留文化特色。
(三)结合市场需求与客群定位进行精准设计
不同类型的酒店(如高端奢华酒店、中端商务酒店、主题民宿)客群定位不同,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的设计需结合客群需求进行精准定位。例如,高端奢华酒店的客群更注重文化品位与艺术价值,可设计采用高端材质(如金属、玉石)与非遗技艺结合的摆件;中端商务酒店的客群更注重实用性与简约风格,可设计兼具装饰性与功能性的摆件,如带有充电功能的桌面艺术摆件;主题民宿的客群多为年轻游客,可设计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摆件,如可拍照打卡的大型网红摆件。同时,酒店可通过问卷调查、客人反馈等方式,了解客群对摆件的喜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四)建立动态更新与评价机制
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并非一成不变,需根据季节、节日、酒店活动等需求进行动态更新,保持空间的新鲜感。例如,春节期间可在大堂吧摆放以满族 “贴春联”“挂灯笼” 为主题的摆件;夏季可更换为以避暑山庄荷花、坝上草原为主题的摆件。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定期通过客人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收集客人对摆件的意见与建议,分析摆件在设计、材质、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不足,及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摆件设计始终符合客人需求与酒店发展定位。
五、结论与展望
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的创意设计,是酒店提升品牌竞争力、营造优质体验、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承德的皇家文化、非遗技艺、自然景观等元素融入摆件设计,结合空间功能与绿色环保理念,能够设计出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摆件,为客人打造独具承德特色的大堂吧空间。同时,通过加强与本地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的合作,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精准定位客群需求,建立动态更新与评价机制,可为摆件创意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文旅融合的深入,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的设计将迎来更多创新可能。一方面,科技手段(如 AR 技术、智能灯光)将与摆件设计结合,例如客人扫描摆件即可观看承德历史文化的 AR 动画,或摆件随客人的声音、动作改变灯光颜色与形态,增强互动体验;另一方面,承德地域文化的挖掘将更加深入,如满族民俗中的 “萨满文化”“狩猎文化” 等元素将被转化为创意摆件,进一步丰富摆件的文化内涵。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承德酒店大堂吧装饰艺术品摆件的创意设计将不断突破,为承德酒店行业与地域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