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城口酒店软装摆件设计,把大巴山的野趣与任河的清润融进空间

2025-09-06 09:52:52

       在重庆城口的地域脉络里,“大巴山的苍劲野趣”与“任河的清润柔波”是刻进骨血的灵韵——大巴山的林间藏着松针的锐、蕨类的柔、野果的艳,每一寸草木都透着“未经雕琢的自然生机”;任河的水面映着岸石的青、芦苇的白、流云的影,每一缕波纹都裹着“水绕山行的温润”。当这两种灵韵融进城口酒店软装摆件,设计师以自然材质为笔、以地域意象为魂,让坚硬的石材有了草木的呼吸,让剔透的玻璃有了流水的弧度。从大堂的大型装置到客房的迷你陈设,每一件摆件都似“从大巴山采来、从任河边捞起”,把山野的鲜活与河水的温柔,悄悄藏进了酒店的每一个角落。

一、摆件承大巴山:以野趣为魂,让山林生机“长”进空间

       大巴山是城口的“自然根脉”,它的野趣藏在松枝的苍劲、岩石的粗粝、野果的鲜活里,更藏在“一步一景皆自然”的原生感中。酒店软装摆件以“原生材质+山林元素”为核心,拒绝工业感的光滑切割,而是用原木、砂岩、藤编复刻大巴山的肌理,让每一件摆件都带着“山林的温度”,抬眼便能触到林间的清润。

1. 大堂主摆件:5.8米“大巴山松语石趣”装置

        酒店大堂挑高9米的核心区域,矗立一组“大巴山松语石趣”装置摆件(长5.8米、高2.6米、宽1.2米),以“大巴山松枝与岩石共生”为原型设计:材质与形态:还原山林的原生感**    主体用“整块青灰砂岩”打造“微缩山岩”(表面保留天然凿痕与苔藓纹路,局部嵌“迷你岩缝”,缝间植“仿真蕨类”与“浅绿空气凤梨”,似从岩石里自然生长);山岩顶端立3株“仿真油松枝”(高1.2-1.8米,枝干深棕做旧,松针呈深绿,部分枝桠挂“迷你野果”——树脂材质,红、黄两色,直径2-3厘米,似山间野莓);山岩一侧缠绕“天然藤编”(棕褐色,呈不规则缠绕状,藤条间缀“迷你松果”,直径4-5厘米)。 细节点睛:让野趣更显鲜活**    山岩底部嵌“微型LED灯珠”(暖黄色,通电后从岩缝中透出微光,似林间光斑);旁侧摆“原木矮凳”(直径30厘米,保留树皮纹理,凳面刻“大巴山”字样);摆件周围铺“仿真苔藓地台”(浅绿,厚度3厘米,嵌“迷你鹅卵石”,似山岩下的地表)。   顶部用冷白色射灯斜射,灯光照在砂岩的粗粝肌理上,与松针的翠绿、野果的艳色相映,似把大巴山的一角山林“搬”进了大堂,指尖触碰岩石的凉意,竟像摸到了山间的晨雾。

2. 走廊摆件:一组“大巴山野趣小景”

       连接大堂与客房的走廊两侧,间隔2.8米摆放一组6座“大巴山野趣小景”摆件(每座高60-80厘米),聚焦大巴山的“局部原生之美”:《松针映石》:用“短截油松枝”搭配“小块青灰砂岩”,松枝斜插石缝,石面刻“迷你叶脉纹”;《蕨类藏岩》:用“仿真蕨类”(叶片呈浅绿,自然垂落)植于“浅灰树脂岩盆”中,盆沿做“不规则缺口”,似天然岩石;  《野果缀枝》:用“深棕原木枝”(保留分叉)挂“迷你树脂野果”(红、黄、橙三色,似山间杂果),底座是“圆形砂岩片”;   - 《藤编笼趣》:用“天然藤编”做“圆柱形小笼”(直径20厘米),笼内放“迷你仿真野兔模型”(浅灰,高15厘米,似藏于笼中),底座是“原木片”。   每座摆件旁配“木质铭牌”,刻着对应元素的解读(如“油松枝:大巴山常见乔木,松针坚韧,四季常青,是山林野趣的标志性元素”)。走廊墙面贴“仿树皮肌理壁纸”,走在其间似穿行在大巴山的林间小径,每一步都伴着山野的清新。


20250906/1f7d3c0e67cb2c72ca9bafba2ac6f14f.jpg

二、摆件映任河:以清润为韵,让河水灵韵“流”进空间

       任河是城口的“水脉根基”,它的清润藏在水波的通透、岸石的温润、芦苇的轻盈里,更藏在“水映山影、柔波荡漾”的灵动感中。酒店软装摆件以“通透材质+水元素”为核心,用玻璃、树脂、浅蓝色调模拟任河的水波与岸景,让每一件摆件都带着“河水的凉意”,抬眼便能触到河畔的温柔。

1. 大堂副摆件:4.5米“任河波影岸趣”装置

       与“大巴山松语石趣”相对的大堂另一侧,摆放一组“任河波影岸趣”装置摆件(长4.5米、高1.8米、宽1米),以“任河岸线与水波”为原型设计:材质与形态:还原河水的清润感**    主体用“双层透明亚克力板”打造“微缩河面”(内层板刻“水波纹路”,从浅到深的弧度,模拟任河的水流;外层板用“激光雕刻”出“芦苇轮廓”——高度60-80厘米,呈浅白,边缘做“毛边处理”,似风吹芦苇动);亚克力板之间嵌“蓝色LED灯带”,通电后似河水泛着波光;“河面”下方用“浅灰树脂”打造“迷你岸石”(表面光滑,似被河水长期冲刷),岸石旁植“仿真芦苇”(金属茎秆,浅白叶片,高度50-70厘米)。 细节点睛:让清润更显灵动**    “河面”上摆“迷你木质渔船模型”(长30厘米,深棕做旧,船内放“仿真渔网”与“迷你鱼篓”);岸石旁嵌“透明玻璃珠”(直径1-2厘米,似河水溅起的水珠);摆件底部铺“浅蓝色反光地毯”,似河水延伸至地面。   顶部用暖黄色射灯斜射,灯光穿过透明亚克力,在地面投下“晃动的水纹光斑”,站在摆件旁似能听见任河的流水声与芦苇的轻响,清润感瞬间漫满空间。

2. 客房摆件:一组“任河清润小物” 

       河景主题客房的窗台与书桌,摆放一组“任河清润小物”摆件(每座高30-50厘米):   《波影瓶》:用“浅蓝色透明玻璃瓶”(瓶身刻水波纹),内装“浅蓝色液体”与“银色亮片”(摇晃时亮片似水波流动),瓶口插“迷你芦苇”; 《岸石灯》:用“浅灰砂岩”做“圆柱形底座”(直径15厘米),顶部嵌“透明玻璃罩”(内装暖黄LED灯珠,似岸石上的灯火),底座刻“任河”字样;   - 《渔趣盒》:用“原木盒”(长25厘米),内放“迷你树脂小鱼模型”(浅灰、银白两色)与“微型渔网”,盒盖刻“水波纹”。   搭配客房的“浅蓝色水纹床品”与“仿鹅卵石地毯”,坐在窗边望着摆件,似能感受到任河的清润从件间漫出,连空气都透着河水的温柔。

20250906/49fc20f925f633f18a123f7fb2aff788.jpg

三、摆件共生:让山林野趣与河水清润“融”成城口魂

      城口的动人之处,从不是“山归山、河归河”的割裂——而是大巴山的松枝能映进任河的水面,任河的流水能绕着大巴山的山麓,山水相依才是城口最鲜活的模样。酒店软装摆件在布局上,刻意让“山林野趣”与“河水清润”在件间交融:大堂中央的休息区,茶几上摆放“山野河趣”混搭摆件——用“原木托盘”(似山林地面)托着“透明玻璃水盘”(内装水与亮片,似任河微缩),水盘里放“迷你松枝”与“小石子”,似松枝垂落河面;休息区的沙发靠垫印“松针纹与水波纹交织图案”,地毯刻“大巴山轮廓与任河航线组合纹”,细节处都是城口的魂。


20250906/b039fa68613d7607611ed8e11da5e363.jpg

结语:藏着山水的摆件,才是城口的味道

          当大巴山的野趣在摆件里生长,当任河的清润在摆件里流动,城口酒店软装摆件便成了“活”的城口山水。它让酒店不再是冰冷的住宿空间,而是藏着地域记忆的“可触摸的自然”——入住者抬眼见摆件,便想起大巴山的林间松语;低头赏摆件,又念起任河的波影岸趣。这般把山野与河水融进空间的设计,让每一位住客都能在酒店里,触摸到城口最本真的灵韵。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