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塑绘绥化:酒店软装雕塑里的黑土稻香、寒地雪韵与民俗温情

2025-09-20 13:28:34

        在黑龙江绥化,松嫩平原的黑土地孕育出金色稻浪,冬季的雪野铺展成无垠的素白画卷,肇东的剪纸、望奎的皮影藏着民俗的鲜活,呼兰河的流水映着两岸的烟火。当地酒店的软装雕塑,便从这些“黑土肌理与寒地风情”中采撷灵感,用金属的冷冽、木材的温润、雪雕的灵动、陶土的质朴,将稻穗的饱满、雪花的剔透、民俗的纹样凝成立体风景。每一座雕塑都不止是空间装饰,更是能触摸的“绥化记忆切片”,让客人在驻足间,读懂这片土地“黑土养人、寒雪造景、民俗暖心”的独特气质。  

一、黑土稻香:雕塑里的农耕岁月与丰收喜悦         

       绥化是“寒地黑土水稻之乡”,松嫩平原的万亩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木制的农具,藏着“春播秋收”的农耕记忆与丰收的热闹。雕塑设计以黑土与水稻为魂,用陶土、金属与木材复刻农耕的质朴与丰收的热烈,让黑土地的烟火气在空间里沉淀。   

      大堂的“稻浪鎏金”主雕塑   酒店大堂中央的落地雕塑《黑土稻语》,像把松嫩平原的稻田“搬”进了室内,用层次分明的材质还原农耕场景: 主体用“渐变金属板”打造“稻浪曲线”——底部是深褐铸铁板(模拟黑土地的厚重),表面雕刻“土壤裂纹”与“稻根纹路”,触摸时能感受到粗糙的颗粒感;中部用黄铜板拼接成“起伏的稻穗”,每一根“稻杆”都是细长的黄铜条,顶端的“稻穗”用镀金铜丝缠绕成饱满的穗状,金与铜的光泽交织,像阳光照射下的金色稻浪;顶部用轻薄的不锈钢片切割成“飞鸟剪影”,叶片般的翅膀向外舒展,仿佛刚从稻田上空掠过,金属的冷硬与稻浪的柔和形成刚柔对比。   - 雕塑底座藏着“农耕细节”:用绥化本地黑陶烧制出“田垄造型”基座,陶土保留天然的黑色肌理,表面刻着“松嫩平原”“寒地黑土”等字样,字缝里嵌着细小的“稻壳标本”;基座边缘散落着几件“迷你农具雕塑”——陶土材质的“犁”“耙”“镰刀”,表面做旧处理,犁头的“磨损痕迹”、镰刀的“刀刃弧度”都复刻真实农具,旁边还卧着一只“陶土稻草人”,稻草人的“衣服”用粗麻绳编织,头顶戴着竹编小帽,姿态憨态可掬,像在守护这片“稻田”。  灯光设计暗藏巧思:雕塑周围的射灯斜照在金属稻浪上,黄铜与镀金的反光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影”,像风吹稻浪时的明暗变化;黑陶基座的凹陷处嵌入微型LED灯,灯光从“田垄”间隙透出,暖黄的光与金属的冷光碰撞,既凸显了黑土地的厚重,又烘托出丰收的温暖氛围。   电梯间的小型雕塑则是“稻穗微缩”:用胡桃木做成长方形底座,表面雕刻“稻田水波纹”;底座中央立着一根“青铜稻穗”,稻杆上缠着细铜丝“稻叶”,顶端的稻穗里藏着几颗“黑陶谷粒”,谷粒上用金粉描出细小的纹路,小巧精致又不失农耕的质朴。  

20250920/2c82c190337710ed3f2f75f6249cb0e3.jpg

二、寒地雪韵:雕塑里的冬日浪漫与冰雪灵动  

         绥化的冬季是“冰雪的世界”,无垠的雪野、形态各异的雪雕、挂着冰棱的树枝,藏着寒地独有的浪漫与灵动。雕塑设计以冰雪为魂,用玻璃、不锈钢与树脂复刻雪花的剔透、冰棱的晶莹,让冬日的清冷与灵动在空间里流转。   

       中庭的“雪野寻踪”雕塑群   酒店中庭的景观雕塑《寒林雪影》,由三组小型雕塑组成,共同营造出绥化冬日的静谧与灵动:   - 第一组“雪枝栖雀”:用透明亚克力板切割成“树枝造型”,枝干的“分叉弧度”“树皮纹路”都细致刻画,表面贴满细碎的“水晶贴片”,像树枝上凝结的霜花与冰棱,阳光照射时折射出七彩的光泽;树枝上立着两只“不锈钢小鸟”,鸟身是哑光白钢,翅膀用镂空的不锈钢片打造,表面激光雕刻“雪花纹路”,一只低头梳理羽毛,一只昂首望向远方,姿态灵动,仿佛正站在雪枝上取暖。   - 第二组“雪兔踏雪”:用白色树脂浇筑成“三只雪兔”,兔身打磨得光滑如玉,表面用磨砂工艺做出“积雪覆盖”的质感,耳朵的“薄透感”、爪子的“细小纹路”都栩栩如生;雪兔脚下是“波浪形雪堆雕塑”,用泡沫材质包裹白色玻璃纤维,表面做出“雪花堆积的蓬松感”,雪堆上还嵌着几片“玻璃雪花”,每一片的纹路都各不相同,像自然落下的雪花般独特。   - 第三组“冰湖映雪”:用深蓝色钢化玻璃打造“圆形冰湖”底座,玻璃表面做“冰裂纹”处理,模拟结冰湖面的质感;湖面上用透明树脂制作“浮冰”与“水草”,浮冰的“棱角”“水草的弯曲弧度”都复刻自然形态;湖边立着一根“不锈钢冰棱柱”,柱身自上而下刻着渐变的“雪花纹路”,顶端的冰棱尖锐通透,底部逐渐融入“冰湖”,冷冽中透着纯净。   客房窗台的迷你雕塑则是“雪花摆件”:用水晶玻璃切割成“六边形雪花”,每一片花瓣都刻着不同的“绥化冬日场景”——稻田雪景、村落雪屋、林间雪路;雪花底部用银色金属座固定,座上刻着“绥化雪韵”字样,摆在窗前时,阳光透过水晶雪花,在墙面投下细碎的光影,像冬日里的星光。

20250920/a26eb8acab7601834dafec75abecb089.jpg 

三、民俗温情:雕塑里的非遗技艺与乡土年味  

       绥化的民俗文化鲜活浓郁,肇东剪纸的镂空纹样、望奎皮影的人物剪影、兰西挂钱的喜庆图案,藏着乡土的年味与匠心。雕塑设计以民俗非遗为魂,用金属、木材与织物复刻剪纸的灵动、皮影的生动,让民俗的暖意在空间里绽放。  

       餐厅的“民俗剪影”系列雕塑   酒店餐厅的墙面壁挂与台柜雕塑《绥化俗韵》,聚焦本地非遗技艺,用多样材质展现民俗的鲜活:   - 壁挂雕塑“剪纸神韵”:用黑色金属板激光切割出“肇东剪纸”的经典图案——“连年有余”“五谷丰登”“福字纹”,金属板的镂空处嵌入红色亚克力板,红与黑的碰撞复刻剪纸的鲜明色彩;雕塑边缘用胡桃木做“画框”,木框表面雕刻“卷草纹”,与金属剪纸的利落线条形成对比;其中“连年有余”雕塑里,“金鱼”的尾巴用可活动的金属片打造,风吹过时轻轻晃动,像金鱼在水中游动,增添灵动气息。   - 台柜雕塑“皮影戏韵”:用牛皮复刻“望奎皮影”人物——“穆桂英”“孙悟空”“民间说书人”,皮影的“衣纹”“脸谱”都按照传统工艺雕刻,表面涂着透明漆,保留牛皮的质感;人物背后用细铁丝固定在“木制皮影架”上,架子复刻传统皮影戏的“舞台结构”,旁边摆着“迷你皮影操纵杆”,客人可轻轻拨动操纵杆,让皮影人物做出简单动作,仿佛在欣赏一场微型皮影戏;皮影架下方用陶土烧制“小戏台”,戏台的“飞檐”“雕花”都细致刻画,台上还摆着“微型锣鼓”雕塑,充满乡土的热闹感。   - 角落雕塑“挂钱迎春”:用红色绸缎与金属丝制作“兰西挂钱”雕塑,挂钱的“镂空花纹”(菱形纹、回字纹、吉祥话)用金属丝勾勒,表面缠裹红色绸缎,既保留挂钱的喜庆色彩,又增添了织物的柔软质感;挂钱下方用木牌雕刻“福”“寿”“喜”等字样,木牌边缘做旧处理,像从老房子上拆下的旧挂钱,透着浓浓的年味。   茶室的角落雕塑则是“民俗茶台”:用老榆木打造茶台,台面上雕刻“剪纸纹样”;搭配“陶土茶具”,茶杯上印着皮影人物剪影,喝茶时仿佛能感受到绥化民俗的温情与匠心。  

20250920/7564c30e0a7b6cad31b1363e32ac33ba.jpg

雕塑里的绥化:黑土、冰雪与民俗的共生  

      绥化酒店的软装雕塑最动人之处,在于让“黑土的厚重”“冰雪的灵动”“民俗的温暖”自然交融。比如大堂的“稻浪鎏金”雕塑旁,立着“雪枝栖雀”的冰雪雕塑,金属稻浪的暖与玻璃雪花的冷形成质感碰撞;餐厅的皮影雕塑对面,挂着“挂钱迎春”的喜庆雕塑,皮影的生动与挂钱的热烈相映成趣;走廊的“雪兔踏雪”雕塑旁,摆着“青铜稻穗”的迷你雕塑,冬日的清冷与农耕的质朴碰撞出独特的地域韵味。   当客人触摸“稻浪鎏金”的黑陶基座,会想起黑土地的肥沃;凝视“雪枝栖雀”的水晶贴片,会感受冬日的纯净;拨动皮影雕塑的操纵杆,会体会民俗的鲜活。这些雕塑就像“绥化的文化密码”,打开了这片土地的记忆——有黑土孕育的丰收,有冰雪打造的浪漫,有民俗传递的温情,共同构成了绥化最动人的模样。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