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辽宁鞍山酒店软装摆件设计:融玉韵风华、铸钢铁筋骨与揽市井温情

2025-10-18 15:15:05

        在辽宁鞍山的城市脉络中,“岫岩玉魂”是千年的文化根基——查海遗址的玉块见证文明曙光,金缕玉衣的玉片承载汉唐威仪,非遗玉雕的柔环活链藏着匠人巧思,每一寸温润都刻着“中国四大名玉”的厚重底蕴;“钢都风骨”是百年的精神图腾——鞍钢厂区的高炉映照着工业荣光,机床的齿轮转动着振兴脉搏,钢·美术馆的红砖诉说着岁月变迁,每一道纹路都透着“共和国钢都”的坚韧担当;“市井烟火”是生活的鲜活注脚——青年巷的墙绘晕染市井气息,百盛的旗袍摇曳潮流风姿,盛文书店的书香交织咖啡醇香,每一缕气息都载着“刚柔并济”的城市活力。当这三股气韵凝于酒店软装摆件,玉石的温润衬着钢铁的硬朗,市井的鲜活映着文化的深邃,连材质、造型与肌理都似在诉说“这才是鞍山的魂”。

一、大堂核心摆件:“鞍山三魄”三大装置,一眼见城市风骨

        酒店大堂挑高12米的共享空间,以“玉韵传承、钢铁史诗、市井画卷”为主题打造三大核心摆件装置,从视觉焦点到氛围基底,构建鞍山的立体文化肖像。

1.中央落地摆件:《玉鼎承光》——定格千年玉魂

        以岫岩玉雕非遗工艺与古代礼器为原型,融合现代装置艺术与玉石雕刻技法,打造高4.5米、宽3米的沉浸式摆件,矗立于大堂穹顶正下方,成为空间视觉核心:造型与材质:主体采用“三层玉鼎式架构”,复刻商周青铜鼎形制,以整块岫岩青玉为基底(经加固处理,保留天然玉纹)——顶层为“仿青铜盖顶”,用拉丝黄铜打造攒尖顶轮廓,表面雕刻红山文化玉猪龙纹样,盖顶镶嵌圆形岫玉薄片,透过光线可见天然棉絮纹理;中层为“玉雕主身”,采用浮雕与透刻工艺,正面雕刻“百玉图”(融汇新石器时代玉斧、汉代玉佩、清代玉玺等经典岫玉文物剪影),侧面以柔环工艺打造活链装饰,链环直径5厘米,衔接处暗藏“岫岩”篆书印记;底层为“青铜基座”,用青铜铸造出齿轮纹理,与上层玉石形成材质碰撞,基座四角嵌入迷你玉雕食用菌模型(复刻孙佳兴《物阜年丰》元素)。细节与寓意:玉鼎表面保留部分天然玉皮,形成“俏色巧雕”效果,象征“化瑕为瑜”的玉雕智慧;活链每节都可灵活转动,展现岫岩玉雕的精湛工艺;食用菌模型采用岫岩绿玉雕刻,纹理清晰如真,呼应岫岩特色农业与玉雕融合的创新实践。基座中央嵌入触控屏,循环播放岫岩玉雕从采玉到成器的全过程,与大堂的玉雕文化墙形成联动。光影与互动:玉鼎内部嵌入暖光LED灯组,光线透过玉石纹理散射而出,在地面投射出“玉纹光影”;当客人触摸活链时,触控屏自动切换讲解对应玉雕工艺,如“柔环工艺:岫岩玉雕标志性技法,链环一体成型无接缝”。装置旁设文化解说牌,标注“岫岩玉:从红山文化玉猪龙到金缕玉衣,贯穿中华玉器史八千年”。

2.墙面装置摆件:《钢骨繁花》——镌刻工业记忆

       以鞍钢工业元素与城市更新为灵感,结合工业风装置与艺术雕塑手法,打造12米×4米的嵌入式墙面摆件,安装于大堂主背景墙,兼具装饰与文化展示功能:造型与材质:主体采用“浮雕式工业构图”,以锈钢板为基底(保留氧化痕迹,做防腐处理)——左侧为“工业溯源区”,用退役机床齿轮与钢条焊接出1950年代鞍钢高炉轮廓,齿轮间隙嵌入迷你玉雕柞蚕模型(呼应岫岩柞蚕产业与玉雕融合主题),齿轮表面拓印“鞍钢编号”;中间是“钢城新生区”,用拉丝不锈钢切割出现代钢·美术馆建筑剪影,内部镶嵌彩色玻璃,模拟美术馆的光影效果,旁附铜制铭牌刻有“老厂房的文艺新生”;右侧为“振兴展望区”,用透明亚克力打造现代写字楼与高铁轮廓,内部填充细钢珠,晃动时发出轻响,象征“钢都活力”。边缘用槽钢做边框,雕刻机床齿轮与玉石回纹组合纹样。 工艺与文化:锈钢板表面保留焊接痕迹,部分区域粘贴老鞍钢照片复制品(经塑封处理);不锈钢剪影采用激光切割工艺,边缘打磨光滑,与锈钢板的粗糙形成对比;彩色玻璃选用鞍山本地玻璃厂特供材质,色彩呼应钢·美术馆红砖色调。装置局部嵌入透明展示盒,内置老机床零件与玉雕残片,强化“工业与文化共生”的主题。光影效果:装置背后嵌入线性冷光灯条,光线透过不锈钢剪影与彩色玻璃,在墙面投射出“工业与艺术交织”的动态光影;夜间暖光射灯从斜上方照射,凸显锈钢板的复古肌理与不锈钢的现代光泽,与大堂的工业风吊灯形成光影联动。

3.角落场景摆件:《巷陌寻踪》——铺展市井画卷

        以工人街青年巷、百盛旗袍、盛文书店等市井场景为原型,打造6米×3米的落地式场景摆件,放置于大堂休息区旁,呼应“烟火鞍山”的生活气息: 造型与材质:主体采用“微缩街景构图”,模拟鞍山特色街区起伏地势——底层用树脂复刻青石板路面,嵌入迷你铜制路牌(标注“青年巷”“瀛海金街”等名称);中层搭建微缩场景:左侧是“青年巷一角”,用陶土烧制墙绘模型(还原“蔷薇姑娘”“鞍钢之窗”主题墙绘),旁设微型咖啡摊,摊位上摆放岫玉材质的咖啡杯与书籍模型;中间是“百盛旗袍铺”,用亚克力打造橱窗,陈列3件迷你旗袍(真丝材质,绣有岫玉纹样);右侧是“盛文书店场景”,用实木打造微型书架,摆放印有鞍山地标的文创书籍,旁附玉雕台灯模型。细节与互动:咖啡摊内置微型音响,每30分钟播放一段“鞍山方言吆喝声+咖啡研磨声”;旗袍橱窗装有感应装置,客人靠近时自动亮起暖光,照亮旗袍绣纹;书架上的书籍可抽出翻阅,内页印有鞍山文旅攻略。装置旁搭配复刻青年巷的休闲座椅,椅面印有“一巷烟火,半城生活”字样,强化场景沉浸感。氛围营造:场景顶部悬挂迷你灯笼串(绸布材质,印有玉猪龙纹样),暖光照射下,微缩街景更显温馨;路面点缀仿真苔藓与小花,还原街角自然景致,与休息区的绿植形成呼应。

20251018/920d3c681c3a230ecdca5b97e450c9d2.jpg

二、走廊与电梯厅摆件:“鞍山微记”系列,细节藏地域温度

         客房走廊、电梯厅及转角过渡空间,间隔3米设置“鞍山微记”系列摆件,聚焦鞍山的“小而美”,似从玉雕工坊、鞍钢厂区、市井街巷拾来的“文化碎片”。

1.走廊壁龛摆件:《玉印传纹》——镌刻千年玉韵

   “画框式壁龛摆件”设计,嵌入走廊墙面,单幅宽40厘米、高60厘米,以岫岩玉雕印章与书法文化为灵感: 造型与材质:木质画框内铺米色亚麻布,背景印刷清代玉玺拓片微缩图案,前景放置迷你玉雕印章(岫岩白玉材质,印面雕刻“鞍山”篆书),印章旁搭配干制芦苇(呼应岫岩湿地景致)与铜制镇纸(雕刻齿轮纹样);角落点缀鎏金金属片切割的玉猪龙剪影,与中央印章形成虚实对比。画框表面做旧处理,保留木材天然纹理,边框雕刻玉雕回纹。工艺与寓意:印章采用圆雕工艺,印纽雕刻成绒山羊造型(复刻孙佳兴《三羊开泰》元素),羊角纹理清晰可辨,象征“吉祥如意”;芦苇经脱水保色处理,保留天然色泽;整体色调以乳白、赭红、苍绿为主,复刻古玉的温润质感,传递“时光沉淀的美感”。 - **氛围营造**:壁龛顶部嵌入暖光小射灯,灯光透过芦苇缝隙,在墙面投射出斑驳光影,与走廊的红砖腰线、木质地板形成风格统一,行走间似在“翻阅鞍山玉文化画册”。

2.电梯厅台柜摆件:《钢玉共生》——呼应双重图腾

         置于电梯厅迎宾台,每组由3个高低错落的摆件组成,融合岫岩玉与鞍钢工业元素造型与材质:高摆件为“齿轮玉瓶”,用不锈钢打造机床齿轮框架,内部嵌入岫岩玉瓶(素活工艺,复刻汉代玉壶造型),齿轮可手动转动,转动时玉瓶轻微晃动;中摆件为“玉雕钢花”,以岫岩绿玉雕刻成钢花绽放形态,底座为青铜铸造的高炉微缩模型,炉口镶嵌红色琉璃模拟炉火;低摆件为“玉纹镇纸”,用整块岫岩青玉切割而成,表面保留天然玉纹,一侧雕刻“钢都玉乡”字样,另一侧刻有青年巷蔷薇图案。 寓意与互动:齿轮与玉瓶的组合象征“工业与文化共生”,呼应鞍山“钢都”与“玉乡”的双重身份;中摆件的高炉模型可打开,内部放置迷你玉雕辣椒、南瓜(延续《物阜年丰》丰收主题);整体设计兼顾硬朗与柔美,金属的冷峻与玉石的温润形成视觉冲击。 氛围营造**:电梯厅顶部射灯斜射摆件,在墙面投射出齿轮与玉纹的叠加轮廓,与电梯门的工业风蚀刻图案形成视觉联动。

3.转角绿植区摆件:《书香玉影》——勾勒市井温情

         放置于走廊转角的绿植区,由2组高低错落的场景摆件组成,呼应盛文书店与百盛旗袍的文化元素: -与材质:高摆件为“书架玉饰”,用实木打造迷你书架,摆放印有鞍山地标(烈士山、钢·美术馆等)的微型书籍,书架顶层放置玉雕钢笔(岫岩白玉笔身,黄铜笔帽雕刻卷草纹),旁附迷你咖啡杯模型(陶瓷材质,印有“盛文”字样);低摆件为“旗袍玉扣”,用亚克力打造旗袍剪影展板,展板上镶嵌12枚岫玉玉扣(颜色从浅绿到深绿渐变),玉扣表面雕刻不同纹样(旗袍盘扣、玉猪龙、齿轮等)。 细节与文化:微型书籍可翻阅,内页印有鞍山历史小故事;旗袍剪影参照百盛旗袍店的经典款式,玉扣采用俏色巧雕工艺,部分保留玉皮形成自然装饰;书架侧面粘贴微型“7号潮玩”logo贴纸,暗合鞍山潮流文化。 - **氛围营造**:摆件旁搭配仿真绿植(肾蕨、狼尾草),暖光射灯照射下,玉扣折射出温润光泽,与绿植的鲜绿形成对比,营造“书香与玉韵交织”的静谧氛围。

三、客房摆件:“居停雅韵”系列,柔化地域气息

        鞍山主题客房的床头、书桌、玄关等区域,以“简约雅致、文化暗藏”为原则设计摆件,将硬核地域元素转化为休憩场景的温暖点缀。

1.床头桌面摆件:《玉枕伴眠》——藏尽千年温润

     采用“迷你玉雕摆件+相框组合”,放置于床头两侧的床头柜上:造型与材质:主体为迷你玉雕枕头(岫岩白玉材质,表面雕刻浅浮雕云纹,长15厘米),搭配木质相框(内印鞍山夜景照片,相框边缘雕刻玉雕回纹);摆件下方铺垫亚麻布餐垫,印有“君子比德于玉”诗句;整体搭配浅灰色陶瓷托盘,托盘一侧雕刻齿轮纹样。工艺与氛围:玉雕枕头经打磨处理,边缘圆润不硌手,保留天然玉的温润触感;相框表面做旧处理,与床头的原木家具形成风格统一;暖光床头灯照射下,玉石表面泛出柔和光泽,营造静谧的睡前氛围,传递“玉石守护下的安稳”。

2.书桌摆件:《钢玉文房》——点亮阅读时光

      由“玉雕笔筒、齿轮镇纸、玉纹书签”组成的文房套装,放置于书桌一角: 造型与材质:笔筒为“齿轮玉筒”造型,不锈钢齿轮框架包裹岫岩青玉筒身,筒身一侧雕刻“盛文”字样,内部可放置笔具;镇纸为“钢纹玉块”,用黄铜打造,表面压制机床齿轮纹理,一侧镶嵌长方形岫玉片;书签为“玉猪龙造型”,岫岩青玉雕刻而成,挂绳为蓝白条纹绸带,末端系迷你高炉模型挂件。 - **实用与寓意**:笔筒与镇纸兼顾实用性与装饰性,适配客房书桌场景;齿轮与玉石的元素融合象征“工业与文化的共生”,与书桌上的鞍山文旅手册形成呼应;玉猪龙书签呼应红山文化,传递鞍山悠久的玉文化底蕴。

3.玄关置物架摆件:《巷陌印记》——复刻归家暖意

       置于玄关置物架上,由“迷你街景模型、玉纹钥匙扣、铜制门牌”组成:造型与材质:迷你街景模型复刻青年巷“鞍钢之窗”墙绘一角(树脂材质,色彩还原原画),旁附微型咖啡摊模型(陶瓷材质,咖啡杯为迷你岫玉制品);钥匙扣为“玉雕蔷薇”造型(岫岩粉玉雕刻,搭配黄铜链),呼应青年巷蔷薇元素;铜制门牌刻有客房号,表面雕刻玉纹与齿轮组合纹样,边缘做旧处理。 - **细节与氛围**:街景模型内置微型LED灯,夜间可点亮,模拟巷陌夜景;钥匙扣可取下使用,兼具装饰与实用功能;整体摆件与玄关处的“玉纹地垫”形成呼应,让客人进门即感受鞍山的市井温情与文化底蕴。

20251018/3c7f7c0c69d02a432a833c6c21959ea0.jpg

四、特色空间摆件:主题场景的文化延伸

         针对酒店餐厅、茶室、非遗体验区等特色空间,定制专属摆件,让地域气息渗透至每一处体验场景。

1.中餐厅:《玉馔呈祥》——呼应玉食文化

       餐厅餐桌中心摆放“玉雕餐具摆件”,每桌1组,墙面悬挂“百玉宴”浮雕壁饰:餐桌摆件:选用仿青花瓷器为底座,底座中央放置玉雕餐盘(岫岩白玉材质,表面浮雕“花鸟图”,复刻岫岩玉雕花鸟活工艺),餐盘内摆放迷你玉雕果蔬(南瓜、白菜、辣椒等,呼应《物阜年丰》丰收主题);底座四周镶嵌4枚岫玉玉扣,雕刻齿轮纹样。 墙面壁饰:以黄铜板为基底,激光雕刻古代玉制餐具(玉杯、玉碗、玉箸等)轮廓,内部镶嵌不同色泽的岫玉薄片(浅绿、乳白、浅黄),边缘雕刻回纹装饰,与餐桌摆件形成呼应。氛围营造**:暖光射灯从斜上方照射摆件,在桌面投射出花影与玉纹叠加的效果;与餐厅的榫卯结构隔断、红墙装饰形成风格统一,用餐时仿佛置身“玉食佳肴”的雅致场景。

2.工业风酒吧:《钢花玉酿》——凸显时代印记

        酒吧吧台陈列“钢玉酒具套装”,墙面悬挂“高炉玉影”装置艺术:吧台摆件:酒具套装包括6个酒杯与1个酒壶,杯身采用不锈钢打造,表面压制齿轮纹理,杯底镶嵌圆形岫玉片;酒壶为“高炉造型”,黄铜材质,壶盖为玉雕制成的钢花形态,壶身刻有“鞍钢”字样与建厂年份。吧台还摆放迷你退役机床模型,旁附岫玉镇纸。 墙面装置:用锈钢板焊接出高炉轮廓,内部嵌入彩色玻璃模拟炉火,高炉下方摆放3个玉雕酒坛(岫岩青玉材质,表面雕刻酒纹与齿轮组合图案),酒坛旁点缀干制芦苇。氛围营造:冷光射灯照射吧台摆件,金属与玉石的光影交错投射在台面;墙面装置的暖光与吧台的冷光形成对比,配合老机床零件装饰,强化“工业记忆”的沉浸式体验。

3.非遗体验区:《玉雕工坊》——展现工艺智慧

         体验区设置“玉雕主题场景摆件”,并配备互动创作台:场景摆件:打造1:10比例的玉雕工坊微缩模型,包括玉雕机(黄铜与树脂材质)、原石堆(仿真岫岩玉原石)、成品展示架(摆放迷你玉雕作品,复刻《华夏灵光》《祈年殿》等代表作),工坊墙面粘贴微型“玉雕步骤图”海报。旁边陈列真实玉雕工具(经钝化处理),如刻刀、磨头、吊机等,旁附解说牌介绍用途。 互动台:提供岫岩玉边角料、简易刻刀与砂纸,供客人体验“迷你玉雕”制作(如雕刻小玉扣、简单纹样),成品可带走留念;台上摆放玉雕大师孙佳兴的《物阜年丰》画册,供客人参考灵感。 解说与传承:场景摆件旁设解说牌,介绍岫岩玉雕的素活、人物、花鸟、兽四大类工艺;体验台配备专业指导人员,讲解“剜脏去缕、因材施艺”的玉雕技巧,让客人深度感受“非遗工艺之美”。

20251018/b74a29c727519008bcdfe899df691fc0.jpg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