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鄂尔多斯酒店:当装饰品开始讲述草原故事

2025-10-27 06:42:38

20251027/d26514e7c03f263492d791003ef0e38d.jpg

初入酒店:被大堂雕塑震撼

前段时间去鄂尔多斯旅游,刚走进下榻的酒店大堂,我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目光瞬间被一尊青铜雕塑牢牢吸引住,那震撼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这尊雕塑足足有 3 米高,是一只振翅欲飞的草原雄鹰 ,就那么稳稳地立在大堂正中央,仿佛整个空间都被它的气势所掌控。听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这尊雕塑用的是鄂尔多斯本地开采的青铜矿料,锻造过程就花了 3 个多月,匠人师傅们真的太用心了!
我慢慢走近,仔仔细细地打量起来。鹰的脑袋采用圆雕工艺,打磨得圆润又立体,那对眼睛里还嵌着黑色玛瑙,我和它对视的时候,竟然感觉它也在紧紧盯着我,仿佛下一秒就要开口说话,那逼真程度,绝了!它的翅膀用的是深浮雕,每一根羽毛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边缘还做了仿古处理,摸上去糙糙的,就像真的鹰羽被风吹得泛起了毛边。我伸手轻轻触摸,指尖传来青铜独有的冰凉触感,又带着一丝温润,让我一下子想起小时候在草原上摸爷爷铜酒壶的场景,亲切感油然而生。
更让我惊喜的是,雕塑底座还藏着感应装置。只要有人靠近,暖黄色的灯带就会从鹰爪开始,沿着翅膀慢慢亮起,青铜的颜色也随之变深,就好像这只雄鹰正迎着草原日出,准备展翅翱翔。当时有个本地阿姨带着小孙子来拍照,小朋友刚伸手摸了摸鹰爪,就突然兴奋地大喊:“它好像动了!” 这一喊,瞬间把大堂的氛围拉满,大家都被吸引过来,纷纷拍照留念。
大堂两侧的墙面,挂着 6 块 “游牧生活” 青铜浮雕挂板,就像一套精心制作的草原版 “连环画”。上面的场景特别生动,有牧民赶着勒勒车转场,车轮上的木纹都清晰可辨;有那达慕大会上摔跤手激烈较劲的画面,连摔跤服上的彩条都没落下;还有冬天牧民在毡房里煮奶茶的温馨场景,铜壶里的 “热气” 用镂空工艺呈现出来,阳光一照,真像冒着袅袅炊烟。好多住客都被这些浮雕吸引,站在前面打卡拍照。我旁边一位大哥一边指着 “勒勒车” 浮雕,一边感慨:“这跟我爷爷当年用的车一模一样,连车轮子的辐条数量都丝毫不差!”
休息区的软装同样藏着不少青铜元素的小惊喜。休闲桌的桌腿是青铜锻造的 “小羊腿” 造型,圆滚滚的,可爱极了,桌角还刻着迷你的 “羊绒卷纹”;沙发扶手嵌着青铜做的 “小毡房” 装饰,摸起来滑溜溜的;就连茶几上的纸巾盒都是青铜材质,做成了缩小版草原石人的样子,抽纸巾的时候,要从石人的 “手臂” 下面拉,仪式感直接拉满。我坐在那里,一边喝着奶茶,指尖轻轻触碰着这些青铜装饰,耳边回荡着大堂里悠扬的马头琴背景音乐,那一刻,我真的有种错觉,仿佛自己不是在酒店,而是置身于草原上的牧民家中,自在又惬意。
就这么一个大堂,这些青铜雕塑和装饰品,直接把我对鄂尔多斯的初印象拉满,也让我对酒店里其他地方的装饰品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大堂:草原文化的盛大开场

大堂是酒店给人的第一印象,而这家酒店的大堂,简直就是一个浓缩的草原文化博物馆,每一件装饰品都像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
一进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尊威风凛凛的草原雄鹰青铜雕塑。它高高地矗立在大堂中央,像是这片草原的守护者。这尊雕塑的工艺极为精湛,鹰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它的眼睛炯炯有神,凝视着远方,仿佛在俯瞰着广袤无垠的草原;它的翅膀有力地展开,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向云霄。听工作人员介绍,这尊雕塑是由本地的工匠精心打造而成,他们运用了传统的青铜铸造工艺,将草原雄鹰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大堂的两侧墙壁上,挂着六块 “游牧生活” 青铜浮雕挂板。这些浮雕就像是一部部生动的史书,将鄂尔多斯的游牧生活场景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一块浮雕描绘的是牧民们赶着勒勒车转场的场景。画面中,勒勒车的车轮滚滚向前,扬起阵阵尘土;牧民们骑着骏马,紧紧地跟在车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每一辆勒勒车的造型、每一匹马的姿态、每一个牧民的表情,都被雕刻得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草原气息。
另一块浮雕展现的是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手们赤着上身,肌肉紧绷,正在进行激烈的较量;赛马场上,骑手们扬鞭策马,风驰电掣般地冲向终点;观众们则围在赛场周围,欢呼雀跃,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助威。浮雕上的人物动作流畅自然,表情丰富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达慕大会的现场,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与豪迈。
还有一块浮雕刻画的是冬日里牧民在毡房里煮奶茶的温馨画面。毡房内,炉火熊熊,铜壶里的奶茶翻滚着,散发出阵阵香气;牧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香甜的奶茶,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浮雕上的毡房、炉火、铜壶、人物等元素,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草原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除了这些大型的雕塑和浮雕,大堂休息区的软装也充满了青铜元素,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休闲桌的桌腿是青铜锻造的 “小羊腿” 造型,圆滚滚的,十分可爱。桌角还刻着迷你的 “羊绒卷纹”,细腻的纹理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沙发扶手嵌着青铜做的 “小毡房” 装饰,精致小巧,仿佛将草原上的家搬到了酒店里。就连茶几上的纸巾盒都是青铜材质,做成了缩小版草原石人的样子,抽纸巾的时候,要从石人的 “手臂” 下面拉,充满了仪式感。

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喝着香浓的奶茶,手指轻轻抚摸着身边的青铜装饰,耳边回荡着悠扬的马头琴音乐,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广袤的草原,与牧民们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对鄂尔多斯的草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接下来在酒店的住宿充满了期待。

20251027/e193fd34c9d29cb4ebd034969ee16720.jpg

客房:细节之处的草原柔情

如果说大堂的青铜雕塑是一场大气磅礴的草原文化盛宴,那么客房里的青铜软装就是酒店精心准备的细腻小惊喜,每一个角落都藏着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的小心思 。
我这次住的是行政草原景观房,一推开门,就被床头背景墙吸引住了。正中间嵌着一块 1.2 米长的青铜浮雕,刻画的是 “草原日落” 的温馨场景。远处沙丘连绵起伏,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轮廓被勾勒得格外柔和;近处一群小羊正悠闲地低着头吃草,连草叶的脉络都用浅浮雕清晰地呈现出来。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浮雕背后藏着暖光灯带。到了晚上,关上主灯,灯带一亮,青铜上的沙丘影子就会缓缓投射在墙上,明暗交错间,真的像躺在草原上,亲眼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那氛围感,直接拉满。我睡觉前盯着这影子看了好久,思绪也跟着飘到了广阔的草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连我多年的失眠老毛病都没犯。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还跟同行的朋友感叹:“昨晚睡得太香了,感觉真的睡在了草原上!”
浴室的设计同样没落下青铜元素,每一处都透露着巧思。洗漱台的台面用的是光滑的大理石,但边缘特意用青铜包了一圈,上面还刻着蜿蜒的 “河流纹”,不仅起到了防滑作用,还为整个洗漱区域增添了几分灵动。镜子旁边摆着一个青铜托盘,是用来放护肤品的,托盘上刻着精致的 “祥云纹”,跟草原上常见的唐卡图案如出一辙,满满的都是草原风情。就连毛巾架都是青铜打造的,挂钩做成了 “小雄鹰” 的造型,挂毛巾的时候,就好像把一只展翅的小雄鹰 “挂” 在了墙上,可爱又充满创意。

客房里还有很多容易被忽略却又十分暖心的小细节。衣柜里的衣架挂钩是青铜材质,上面刻着酒店的专属 logo,挂衣服的时候稳稳当当,完全不用担心会滑下来;窗边的贵妃榻旁边,放着一个小巧的青铜小边几,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它上面有个隐形抽屉,打开一看,里面藏着一套草原主题的书签,上面印着成吉思汗陵、响沙湾等鄂尔多斯著名景点的图案,满满的都是当地特色;就连电视遥控器,都配了一个青铜做的收纳套,上面还用丝线绣着 “鄂尔多斯” 的拼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十足。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受到酒店在软装设计上的用心,住在这里,真的有种被当作贵宾,被用心对待的感觉 。

20251027/7656f2a290c619d828fdfbbfc7149674.jpg

餐厅:品尝美食,品味文化

本来以为客房的青铜软装已经足够惊艳,没想到酒店的中餐厅更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直接把 “草原味” 全方位融入了餐厅的每一处细节,让吃饭这件事变成了一场沉浸式的草原文化体验 。
刚走到餐厅入口,我就被一块 “草原美食” 青铜屏风吸引住了。这屏风有 2 米多高,上面刻满了鄂尔多斯的特色美食,像手扒肉、烤羊腿、奶豆腐、奶茶等等,每道菜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旁边还贴心地配着简短的文字介绍。比如介绍手扒肉时写着:“手扒肉:草原牧民待客硬菜,清水煮制更鲜” 。当时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盯着屏风研究了好半天,然后兴奋地跟同伴说:“原来奶豆腐长这样啊,等会儿一定要点来尝尝!”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直乐,这屏风可不就是个绝佳的美食 “种草机” 嘛,还没进餐厅,就能把人对草原美食的馋虫给勾起来。
走进餐厅,包间的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每个包间的门牌号都是青铜打造的 “毡房” 造型,特别有意思。1 号包间是白色青铜毡房,2 号是蓝色,3 号是黄色 ,分别对应着草原上不同季节的毡房颜色。门牌号表面还做了仿古处理,泛着淡淡的铜绿,摸上去有一种岁月沉淀的质感,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草原生活。
包间里面的装饰同样出彩,墙面嵌着一圈青铜腰线,上面雕刻的是 “草原那达慕” 的热闹场景。有骑手在草原上策马飞奔,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有小朋友在欢快地追着羊群跑,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还有牧民们在齐心协力地搭毡房,画面生动极了。我和朋友坐在包间里,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手扒肉和烤羊腿,一边欣赏着这充满生活气息的青铜腰线,仿佛真的置身于草原的盛大宴席之中,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牧歌和热闹的欢呼声,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
用餐过程中,我还注意到餐桌上的摆件也都是青铜材质的。筷子架做成了 “小羊头” 的模样,可爱又精致,夹放筷子的时候,就像在和小羊 “亲密互动”;调味罐则是仿照草原上的小皮鼓造型,连上面的鼓纹都清晰可见,拧开盖子取调料时,仿佛能感受到草原上的热情节奏。就连牙签盒都是青铜做的,设计成了缩小版的马头琴,抽牙签的时候,就像在拨动琴弦,充满了艺术感。这些小巧的青铜摆件,不仅实用,还为整个用餐氛围增添了不少趣味和文化气息,每一次使用,都像是在与草原文化进行一次深度对话 。

这家酒店的餐厅,从入口的青铜屏风,到包间独特的门牌号和墙面腰线,再到餐桌上的小巧摆件,每一处青铜装饰都紧密围绕着草原文化和美食主题,让每一位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鄂尔多斯的独特文化,真的是把餐饮和文化融合到了极致,这样的用餐体验,我想我会一直铭记在心 。

20251027/246579aa571e471091649a532bb2ed6e.jpg

装饰品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从大堂的雄鹰雕塑,到客房的精致摆件,再到餐厅的特色装饰,这家酒店的每一件青铜装饰品,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鄂尔多斯古老文化的大门 。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鄂尔多斯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记录者。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传统文化正逐渐被遗忘,但这些青铜装饰品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草原文化的火种保留了下来,并且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
就拿大堂那尊雄鹰雕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鄂尔多斯人民精神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里,雄鹰代表着勇敢、自由和力量,是他们心中的图腾。酒店将雄鹰雕塑作为大堂的核心装饰,就是在向每一位到来的客人传递这种精神,让大家一走进酒店,就能感受到鄂尔多斯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有那些 “游牧生活” 青铜浮雕挂板,把牧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能直观地了解到草原上的游牧文化,感受到那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这些传统元素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反而与现代审美、科技完美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像雕塑底座的感应灯带、客房浮雕背后的暖光灯带,这些科技元素的加入,不仅为装饰品增添了一份时尚感和趣味性,还让它们在夜晚也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酒店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让我不禁思考,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更多这样的创新方式 。
很多地方在文化传承方面,要么过于保守,只注重传统形式的保留,却忽略了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要么过于追求创新,把传统元素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文化的内核 。而这家酒店的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告诉我们,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我们完全可以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 。
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像这样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的案例,也期待鄂尔多斯的草原文化,能通过更多的形式和载体,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写在最后:难忘的文化之旅

这次在鄂尔多斯酒店的住宿经历,对我来说就像一场奇妙的文化冒险 。每一件青铜装饰品,都像是一个热情的向导,带着我深入了解鄂尔多斯的草原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 。
在大堂,我被那尊威风凛凛的草原雄鹰雕塑震撼,也从 “游牧生活” 青铜浮雕挂板里,看到了草原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客房,床头的 “草原日落” 浮雕、浴室里的青铜装饰,还有各种小巧的青铜摆件,让我在休息时也能沉浸在草原风情之中;在餐厅,入口的 “草原美食” 青铜屏风、包间独特的门牌号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墙面腰线,以及餐桌上的青铜摆件,更是让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全方位领略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韵味 。
这些青铜装饰品,不仅仅是酒店里的点缀,更是鄂尔多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 。它们让每一位来到酒店的客人,都能在不经意间与鄂尔多斯的历史和文化亲密接触,留下深刻的印象 。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去鄂尔多斯,去住一住这样充满文化底蕴的酒店,亲自感受一下这种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 。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被鄂尔多斯的文化深深吸引,从此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


酒店软装设计

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8901199715